首页 - 基金 - 季报解析 - 正文

一季报点评:鹏华中证中药ETF基金季度涨幅-4.89%

来源:证星基金季报解析 2025-04-23 01:35: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日前鹏华中证中药ETF基金公布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最新规模8.09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4.89%。

从业绩表现来看,鹏华中证中药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7.6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2106/2216,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1.09%。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4.37%,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2.87%。

从基金规模来看,鹏华中证中药ETF基金2025年一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8.09亿元,较上一期规模6.4亿元变化了1.69亿元,环比变化了26.4%。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8.96%,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38%。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5.09%,第一大重仓股为云南白药(000538),持仓占比为10.64%。

鹏华中证中药ETF现任基金经理为张羽翔 林嵩,本季度增聘基金经理林嵩。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张羽翔已从业9年又220天,2022年7月20日正式接手管理鹏华中证中药ETF,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4.07%。目前还管理着23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159751),季度净值涨幅为27.77%。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一季度,医药(中信)行业指数上涨2.27%,跑赢沪深300指数3.48%,在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位于第11位。细分子版块上,代表医药真创新资产的科创生物医药以及CXO板块大幅跑赢行业指数,而疫苗生科指数下跌1.25%、中证中药指数下跌4.95%,分别跑输3.52%和7.22%。A股医药的行情演绎主要发生在春节以后,上涨从初期的AI医疗逐渐转换至产业趋势更强的真创新方向,即具备产业发展逻辑支撑的中国真创新医药资产的价值重估。对此,我们有几点理解。一是,市场上普遍认为春节后看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DeepSeek”时刻,我们理解产业端的变化是在过去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逐渐演进和发展的,而在最近的两三年间,以海外授权交易金额为代理变量的中国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被市场更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到。二是,这些变化,以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在2024年并没有被市场定价,反而是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估值压缩。而进入到2025年,随着非常多的利空因素已经被充分定价、产业政策对真创新更明确的支持以及中国真创新的不断验证,我们看到市场对真创新资产的估值进行了快速的估值修复。三是,近期不断有年报披露和业绩说明会、也有新的合作交易诞生,无一不在增强投资人对医药创新方向的信心。另外,临近年内重要的肿瘤领域学术会议召开,不少创新药企的核心产品会在这次会议上有关键数据读出,也构成了短期的行情催化。四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不断有支持真创新的产业政策预期在发酵,无论是集采优化还是多元支付和鼓励创新的政策,都有可喜的进展。对此,我们展开如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优化药品集采政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也提到要规范药品价格形成。我们认为集采政策优化的底线是在保障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安全和集采药品供应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则是要避免价格内卷和唯低价中标,健全完善以市场为主导、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有效竞争为基础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多元支付体系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国家医保局明确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预计丙类目录年内落地,也有望给创新药支付带来明确的增量资金。具体的,提出要大力赋能医疗机构(做好医保基金预付、探索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大力赋能医药企业(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企业的直接结算、引导企业提升能力开拓更大市场),大力赋能商业保险,大力支持相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药方面,国办发〔2025〕11号《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延续顶层设计上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器械方面,我们先后看到国办发〔2024〕53号《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国家药监局《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文件总体要求是在强调严格监管水平和医药产业合规水平的基础上,支持创新发展、完善优化创新审批原则、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简单来说,在政策层面,无论是去年把医药创新发展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从宏观层面把医药产业视为新经济增长点而予以大力支持,我们认为国家支持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度是清晰无疑的。而沿着政策鼓励和产业趋势的方向,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主线投资机会依然集中在创新和出海逻辑下的真创新资产。中药板块在2024年面临零售渠道库存压力、院内渠道集采风险的影响,行业整体在24年下半年面临比较大的报表压力,而这两方面的压制因素在今年都有边际改善的迹象。从业绩来看,中药板块一季度有望实现收入端的稳健增长。而在二季度往后,我们也会密切关注行业整体的库存表现,以及预期集采政策优化和消费需求复苏下的销售表现。随着成本改善和需求复苏,板块整体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呈现出行业性的盈利恢复。同时,国央企层面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也有望培优扶强龙头中药企业。另外,尽管基药目录调整的能见度仍不高,但是考虑到距离上一次目录调整的时间间隔已经很长,存在较大的调整必要性,我们也非常期待能够看到能尽快看到更多的中药品种在被纳入基药目录后实现销售的大幅放量。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中药指数(930641)。在投资运作上,本基金秉承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力争跟踪指数的收益,并将基金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云南白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