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基金公布三季报,2025年三季度最新规模1.46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55.13%。
从业绩表现来看,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68.5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21/2534,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5.31%。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9.61%,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42.65%。

从基金规模来看,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基金2025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46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26亿元变化了1999.53万元,环比变化了15.84%。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8.9%,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19%。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7.22%,第一大重仓股为海光信息(688041),持仓占比为11.14%。

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现任基金经理为苏卿云。其中在任基金经理苏卿云已从业8年又316天,2022年5月18日正式接手管理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04.11%。目前还管理着28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华安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588260),季度净值涨幅为55.13%。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5年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含半导体、AI、云计算等)在科创板保持核心地位,是科创板第一大行业,且聚集了超120家集成电路企业,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半壁江山,产业链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全环节。产业发展方面,AI与半导体产业共振,算力需求成核心引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算力开支激增,2025年全球在建或扩建晶圆厂数量超100座,同比增长10%,先进逻辑、高性能存储及先进封装技术成为投资重点。国内方面,AI服务器、算力芯片等领域需求旺盛,带动板块估值提升。三季度多项国产技术实现突破,DeepSeekv3.2模型首次使用国产开源GPU语言TileLang,对标英伟达CUDA,加速AI芯片生态闭环,推动算力国产化。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将加速产业升级,科创板或成为全球信息技术价值链的核心参与力量。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科创板改革深化注入动力。国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国资委推动央企在科创领域投资占比超40%。监管层深化科创板改革的举措(如优化再融资、推动并购重组)进一步畅通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渠道,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并购重组核心领域。新上市企业募资提速,1-9月科创板新股数量同比增30%,募资额翻倍至773亿元。本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代码:000682),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投资管理上,基金采取完全复制的管理方法跟踪指数,并利用量化工具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控制基金的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