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基金公布三季报,2025年三季度最新规模3.71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51.24%。
从业绩表现来看,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57.25%,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24/2534,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5.27%。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9.1%,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66.64%。

从基金规模来看,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基金2025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3.71亿元,较上一期规模3.16亿元变化了5510.43万元,环比变化了17.45%。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9.28%,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12%。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4.12%,第一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300750),持仓占比为10.32%。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现任基金经理为过蓓蓓。其中在任基金经理过蓓蓓已从业10年又90天,2021年6月3日正式接手管理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22%。目前还管理着29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516390),季度净值涨幅为51.24%。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2025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延续恢复、稳中有进,结构分化较为明显。出口和工业生产保持强劲,但内需持续偏弱。工业生产中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社零增速放缓至3.3%,房地产投资下滑、基建投资动力不足均对经济产生拖累。核心CPI环比持平、改善有限,非食品项回升托底CPI,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措施和消费补贴政策对冲了价格和收入低迷对消费能力的影响。但过于依赖政策表明CPI下滑的压力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仍需观察需求改善的效果。整个经济体显现出新经济维持高景气、传统经济持续调整、内需依旧不足的结构分化特征。在国内市场,当前行情的主要驱动力依然是流动性。货币政策层面,央行强调“宏观审慎”,并未提及降准降息,维护了金融稳定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但对提振内需效果不足。需求不足的背景下,M1-M2增速差走阔,反映出“活钱”增多、流动性充裕,加大了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的动力,推动了市场成交额的持续放大,两融余额维持在高位。换句话说,资本市场正在经历“流动性驱动”的阶段,但尚未全面进入“盈利驱动”的阶段,未来能否完成这一接棒,仍需观察社融与企业盈利的变化。市场整体风格向景气成长板块集中,小微盘不再持续占优,而科技和周期的双轮驱动越发清晰,大消费板块却因为缺乏基本面和事件驱动而表现平淡。一级行业方面,信息、通信、材料涨幅居前,消费、公用事业、能源涨幅居后,金融行业表现垫底。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发达市场,MSCI一级行业中的通信服务、工业、信息技术等板块也是涨幅居前,而能源、公用事业、地产等顺周期行业则相对落后。这表明,全球先进制造业率先进入修复预期,科技板块成为带动行情的核心力量,这与全球降息预期的升温密切相关,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明显提升。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三季度上涨51.28%,以锂电设备、电池材料为代表的产业链中游表现格外亮眼。电池环节龙头地位稳固,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由多条技术路线缩圈为两条主要技术路线齐头并进,使得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前期,设备投资是第一步,主流电池厂建设兆瓦时级别中试线。设备公司从6月起陆续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订单快速增长,同比约70%至80%,反映电池领域新一轮扩产周期全面开启。需求端,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储能电池出货量也增长显著。受大美丽法案影响,美国储能项目抢装明显;欧洲、中东/澳洲新兴市场需求翻倍;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强调完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为行业提供政策托底和增长指引。上游端,碳酸锂价格三季度涨幅15.94%,从58000元涨至7-8万元,多个锂矿停产待审,稳定了产业链价格预期,体现出“反内卷”的政策效果。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市盈率38.71倍,位于过去十年60%分位数之上,产业链盈利修复刚刚开始,估值相对合理。作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本基金在投资运作上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实现投资目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