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12月9日消息: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权威人士透露,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一直在推动企业年金进入证券市场,证监会也积极配合,正在制定一个有关企业年金入市管理、运作的规则。他还就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公司股权变动、托管人准入资格、基金费率结构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谈及货币市场基金问题时,这位权威人士称,证监会和各家基金公司在申报产品过程中,已就此类基金如何设计、运作和监管有了相当的互动。目前所有申报的此类基金,基本都在一个框架内,名字中也都没有“货币市场”四个字,证监会也已为此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只是没有公开。
他认为,现在基金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股权调整。基金公司的股权调整,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化行为,按照《公司法》规定,这也是股东会、董事会权利范围内的事。证监会一方面按照规定,对正常的、符合法规的股权转让予以核准,另一方面要求新入主的大股东阐明其入主基金公司的目的、想法、发展战略,严格审核管理层更换的申请,对拟进入管理层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
他指出,内地基金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难免对托管人的资本金要求提出较高的要求。他认为,目前只有8家银行有托管资格的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垄断,而只是反映了这一资质较高的准入要求,所以现在小银行和外资银行暂时还不具备这一准入条件。
该权威人士称,内地基金业目前的经营费率结构还比较简单,比例也非常清楚,和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费率水平低了很多。他表示,固定费率的确会抑制管理人的积极性,浮动费率也可能引发因追求短期利润而损害持有人利益的现象。究竟应采用哪种费率结构,这在国际市场上,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还需要时间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