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钢铁股 押宝“正反馈”行情 QFII抢先下单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5-12-20 08:39: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国内机构纷纷“恐惧“钢铁行业的周期性的时候,QFII敢于大举买入,成为钢铁股启动的契机所在。QFII对钢铁板块整体大幅加仓表明:目前国内钢铁板块的龙头企业股价已具有相当投资价值
近期大盘小幅上涨,成交量温和放大。盘面上,钢铁股表现十分活跃,杭钢股份昨日冲上涨幅榜前列,带动包钢股份、马钢股份等纷纷走强,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权证概念显示强大魅力   

  股改中上市公司发行权证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流通股本在3亿元以上;20日平均流通市值在30亿元以上;60日的换手率在25%以上。显然,作为重工业产业的钢铁企业,如G宝钢、G武钢、G新钢钒和G鞍钢等,一般都是大盘蓝筹股、市盈率低,符合送出权证的条件,为市场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近期杭钢股份等的放量走强,更显示出钢铁板块的强大魅力。

  我们发现,钢铁行业的国有控股股东意愿是保证绝对控股地位。所以,股改的原则是股改后的持股比例基本保持在50%以上或更多。在设计权证方案时,持股比例是钢铁公司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权证的推出除了金融创新的成分外,还可以当期少送股份,以权证的方式充当对价的一部分,而目前权证概念正在受到二级市场追捧,将支持钢铁股中线反复活跃。

  展开“正反馈”行情  

  除了权证本身以外,创设将形成钢铁正股与权证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将为后期钢铁板块的走势埋下伏笔。由于引入了创设机制,在认购权证出现上扬的背景下,券商创设认购权证的积极性显然较高,而创设认购权证对正股的持股要求,使得券商有在二级市场增持钢铁板块的冲动,从而促进正股价格上扬,而正股价格的上扬又将刺激权证价格上扬。可见创设机制具有明显的助涨助跌的“正反馈“效应,在钢铁股向上期间就表现鲜明的助涨特性。

  从机构的操作上看,为创设权证,不少公司已经提前在可能发行权证的钢铁股身上提前下单,也是钢铁股“正反馈“行情的一个体现。统计显示机构作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的邯郸钢铁12月5日以来涨幅高达14.55%,上证50ETF证券投资基金和红塔证券重仓持有的G武钢在创设当周的涨幅也高达5.43%。此外,多家机构的重仓股G宝钢前一周的涨幅也达到了2.32%。另一只大流通盘钢铁股包钢股份上周的涨幅为5.05%,进入累计涨幅前7名的个股平均涨幅达到8.68%,这说明钢铁股的“正反馈“行情已经提前展开。

  QFII抢先下单  

  仔细分析钢铁股的股东信息我们发现,在国内机构纷纷“恐惧“钢铁行业的周期性的时候,QFII敢于大举买入,成为钢铁股启动的契机所在。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瑞士银行增持G宝钢4477.55万股,一跃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高盛公司则为新进,持有8947.75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摩根士丹利增持788.46万股,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三家QFII总共持有G宝钢27760.33万股,占流通股的5.87%。而在鞍钢新轧的操作上,QFII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德意志银行一举“吞入“3658.85万股,成为其第二大流通股东,花旗银行则以持有1757.93万股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的位置。

  QFII对钢铁板块整体大幅加仓的行动表明:从长远眼光来看,目前国内钢铁板块的龙头企业股价已经具有相当投资价值。投资者应如何把握钢铁股行情呢?

  第一,选择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内均拥有优势的钢铁股。如莱钢股份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上走在前列,济南钢铁原燃料基本需要外购,因此其在能源和原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上就走在前列,具备一定优势。

  第二,选择矿山资源丰富的个股。如包钢股份、新钢钒、鞍钢新轧都拥有矿山,且新钢钒所处的矿产含有钒钛,包钢股份的矿产含有稀土,在矿石需求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其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都是在10月17日鞍钢新轧股改停牌之前购入其流通股的,其志在长远。

  策略上,投资者短线不宜追高,应待近期龙头股杭钢股份等回调之后再行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