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视点 - 正文

基金的股市话语权受到挑战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付生 2005-12-21 08:02: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目前我国基金公司数量达到52家,其投资股市的额度近2000亿,与此同时,QFII机构中29家机构累计获批外汇投资额度约合人民币440亿元,QFII的壮大令基金在股市话语权受到挑战
截至11月28日,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达到52家,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超过了5000亿份,其投资股市的额度近2000亿,对沪深股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管理层也加大了对QFII的引入力度,目前已批准QFII机构32家,其中29家机构已经获得了投资额度,累计获批外汇投资额度约合人民币440亿元。QFII的壮大令基金在股市话语权受到挑战。

  从1999年开始,基金的运作就主导了国内投资界的理念,在"价值投资"旗号下,基金经历了从集中投资到分散投资再到集中投资几个阶段,这种理念背后有着基金业绩支撑。从2001年到2005年4月,基金一直跑赢大盘,在2003年还创造了233亿元的绝对正回报。

  但这一切随着QFII进入而改变。2003年下半年,QFII主要投资钢铁、通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入2004年后,QFII开始参与了价值成长股票的炒作,他们减少对周期性行业投资,重点转战于煤电油运等短缺类行业。

  股改期间,QFII开始投资股改概念股,三季度QFII共计持有股改公司流通股5.7亿股,比二季度末增仓幅度达到104.30%。近期又介入封闭式基金,也让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被市场重新认识。

  在部分蓝筹股的十大股东构成中,近来常常可以看到一边是基金正在抛售,一边QFII却在不断买入,两者之间分化日渐明显。由于投资风格分化,基金和QFII对决变得尖锐,投资市场上已经从原先的散户与机构、机构与机构的博弈演变成基金和QFII的博弈。而此时,QFII声音在不断被放大,他们不仅获取了管理层的认可,也获得了投资界的认同,尽管目前QFII在国内沉淀资金量也不过400亿左右人民币。随着QFII的慢慢深入,国内基金却在一点点丢失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在2004年之前,如果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看好一只股票,其投资行为马上会一呼百应,资金聚集导致股票价格上涨,而其所在的基金可以从中获取巨大收益。由于话语权的丧失,基金投资开始缺乏追随者。现在市场中心聚焦在QFII身上,如果QFII买入一只股票,进而有其他QFII相继追随,市场会认为这只股票更加具有投资价值。

  随着有关部门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限制进一步放开,QFII对沪深股票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基金能否在这场话语权之争中重新获得往日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