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来自三方面因素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2006-04-17 08:15: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封闭式基金自1893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已经留下了上百年的历史脚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和普遍规律就是它的折价现象:从性质和时间上来讲,折价是普遍和一贯的,而溢价则是零星和暂时的。
封闭式基金自1893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已经留下了上百年的历史脚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和普遍规律就是它的折价现象:从性质和时间上来讲,折价是普遍和一贯的,而溢价则是零星和暂时的。这一“折价法则”也被称之为封闭式基金的“万有引力定律”。折价交易的确是封闭式基金有别于开放式基金和上市交易基金这后两代投资基金的一种独特现象,那么它何以会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其产生根源可以归结为运作机制、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这三个主要方面。

  原因之一是封闭式基金的运作机制,也就是基金在清盘时(Liquidation)所产生的价格冲击效应,基金无法以当前的市场价格卖出持有的全部股票。当抛售行为一经启动,势必给股票价格造成卖压,使成交价格越来越低。清盘最终完成时,各个股票的实际卖出价格大多会显着低于目前价位。这也间接地解释了有关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变化的三大迷思。

  首先是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会小于股票型基金,这是因为债券价格的波动通常会小于股价变动,特别是当债券临近到期日时;其次是大规模基金的折价率通常会高于小规模基金,基金规模越大,持有证券就越多,清盘时造成的价格冲击就越强;最后是大多数基金在发行时会呈现溢价,而后不久便进入折价状态,因为基金建仓期是买入而不是抛售证券,买盘压力会导致证券价格上涨,但建仓期一经完成,基金价格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到正常的折价状态。这就催生了华尔街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勿在发行期内购买封闭式基金。

  原因之二是宏观因素,即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展望。封闭式基金的净资产值反映出市场的当前状况,而基金的市场价格则折射出人们对市场的未来预期,二者之间的迥异就会造就基金净资产值与市场价格之间落差的变化。这也是封闭式基金在某些时候也会呈现溢价交易的主要缘由。例如在华尔街,近来全球原材料价格的持续飙升,就导致了一些原材料丰饶国家的封闭式基金出现了溢价的持续扩展;中国在2001年中也出现了小规模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性溢价现象,而且平均溢价率一度高达35%,可谓惊世骇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凸现出了当时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真实地刻划了其泡沫化的演生进程。

  原因之三是微观因素,也就是具体基金的组成结构、运作流程及其内在属性。其中包括基金持有证券的资质、风险与流动性;基金经理的操作经验与管理能力;基金的投资对象、资产规模和到期日;基金杠杆的使用比例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引入程度等等。这些因素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为何在同样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气氛中,不同的封闭式基金会存在着不同的折价率,而且折价率也会时高时低、变幻无常。    

  折价率不仅是封闭式基金的独特景观之一,同时也是诸多价值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判据。市场上有许多理论和模型用以判断股票和基金价格的高估或低估,但没有任何指标能够像折价率这样清晰、精准、而且毫无争议地标识出市场价位的合理与否。这也是不少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所有人都可以追寻"价值发现"之梦,并一眼望穿他的投资对象是否物有所值。在华尔街中,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与常规就是,15%的折价率就是优质债券封闭式基金的买入时机。投资者可以花85美分就购得价值1美元的投资组合资产,何乐而不为?

  追随者的动机

  封闭式基金的运作与交易特点为它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其主要动机一是为了追求较高和稳定的当前现金收益;二是为了利用封闭式基金的多样性来实现独特的投资分散化;三是为了利用折价率涨落的市场信号来频繁进行波段交易。他们不是憧憬着在封转开的历程中实现胜利大逃亡,而只是默默地等待它们能够按部就班地定期送钱上门。正是他们对封闭式基金的一往情深,保证了封闭式基金的旗帜在历史的疾风骤雨中不曾倒下。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格罗斯是公认的美国债券投资大师。作为全美国最大的债券基金的管理者,他为投资者管理着5,000亿美元的资产。但他自己的个人投资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是在35家封闭式基金中。他本人的现身说法是:既然它们能够提供6%的免税收益,何苦还要去考虑只有4%收益率的国债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