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四大板块成为基金行业配置重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冶小梅 2006-06-01 11:19: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市场在1650点附近大幅震荡,基金净值波动剧烈。基金如何进行行业配置的调整,四大板块成为基金行业配置重点:垂青低估的银行与长线的地产,看好休整后的有色和消费
四大板块成为基金行业配置重点: 垂青低估的银行与长线的地产,看好休整后的有色和消费

  自今年3月10日-5月19日上证指数昂首阔步33.28%,5月23日起多空分歧显现,自此市场在1650点附近大幅震荡,基金净值波动剧烈。基金如何应对市场的调整压力,如何进行行业配置的调整,最近投资者对此颇为关注。

  震荡格局将延续

  导致市场近期出现震荡盘整的因素有,IPO和再融资项目逐步增多,非流通股的解冻将在四季度集中释放,市场短期扩容压力将继续增大;宏观调控存在一定变数,对房地产及信贷的调控仍将加强;在美元加息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国际期货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及外围股市短期仍面临调整压力。

  5月下旬市场的调整空间及时间尚显不足,新股发行引起的资金面变化将会影响未来市场的运行,预计会延续震荡格局1-2个月。但市场内在的向上动能(包括制度变革、估值和升值预期等)并没有改变,长线向上的运行趋势踏实。所以可预见后市市场将逐步平稳地适应融资的启动,上市公司业绩改善趋势也逐步明朗,新发行优质资产的进入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得到较明显改善,届时市场将坚定地上升。

  基金行业配置有共性

  在愈加健康的市场中,调整是大盘指数的调整,丝毫不动摇牛股或潜牛股的上升地位。下跌市场中照样有质优个股独领风骚,照样有基金净值与大盘走势截然相反。

  一只股票型基金能否跑赢市场关键,在于资产配置是否与市场热点吻合,或者更确切说,该基金前瞻性的配置是否能成为市场的强势品种。虽然目前市场热点散乱,但各基金公司近期的行业配置却有突出的共性:大多基金垂青于低估的银行与长线的地产,部分对有色板块非常执著,消费板块是大家共同的偏爱,另有个别基金已开始加大防御板块的权重。

  部分有代表性的基金公司的观点能够更具体地说明这一点:

  汇添富精选:年内资源和消费的主题不会因此而改变。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二季度环比大幅上升已成定局,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但判断行业反转还为时尚早,因此其现阶段的投资价值在于补涨。

  广发基金:以苏宁、大商和综超等为代表的现代连锁零售企业的股票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这种表现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具备不断进行异地扩张的特质。三个企业这两年的扩张速度就非常快,如果这种速度能够维持,股市对这类股票的估值也可能还会比较高。

  华安基金:外部社会优质资产大规模向证券市场流入将成为下阶段市场主要矛盾,优质股票估值回归合理为资产的流入提供了动力,而股改要求的刚性也将迫使大批绩差绩平股认真考虑重组的问题,下阶段重组和资产注入将可能成为市场最大的机会之一。

  博时基金:投资机会在于广义的消费和资源行业。将继续看好消费升级主题,包括3G应用、地产、金融和周期性消费品等。

  招商基金:在围绕战略性资产进行积极布局的同时,适当增加投资组合的防御性。继续增加房地产行业配置,同时维持对金融行业的较高比例配置。

  东吴基金:银行股由于内在估值严重低估,预期仍会保持强势上攻的特征。经过合理"休整"以后的消费板块、尤其是有色板块将极可能会成为6月份大盘上攻1700点的主力军,它们将重现当初率领大盘连续攻克1500点和1600点的英雄本色。

  景顺长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明确,使房地产行业短期内将受到估值压力。但主要地产类上市公司今后两年依然可以维持20-30%的增长。再考虑地产类股票在指数调整之前已经先行调整,因此,目前的价格水平有较强的支持。长线非常看好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业内优势公司,继续持有。另外仍然看好消费品,适当增加了新能源、军工板块的配置。

  交银施罗德:房地产行业估值已处于市场最低端,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从市场流传和新出的调控措施来看,对长线投资者的估值判断影响不大。

(联合证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