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情绪变化较大
而上述判断,在短期内显然得到印证。据记者了解,在最近几日,包括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对于A股市场观点发生了比较大的转换。短期内市场气氛的迥然变化,和机构的投资情绪波动不无关联。
尽管基金在周初仍旧是看空者居多,但至27日晚间后,很多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已经心态趋稳,部分手快的已经在27日下单买入大盘周期股、稳定类的蓝筹股票。当日公布的交易信息也显示,安徽合力(600761)、威孚高科(000581)等基金重仓股获得多家机构席位的增持。
但回溯1月25日的指数低点,仍有不少的投资机构在卖出25倍市盈率的消费股,10倍左右的周期股,以图缩减股票仓位。事后看,这一把杀跌应该算“剁在脚面上”。
类似的追涨杀跌行为的背后,是主流机构的日益明显的“投资短期化”特征。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公开市场观点为例,12月末判定“市场资金面偏紧,做多动力不足。”1月首周股市大涨后改为“流动性松动,市场有投资机会”,其后伴随着市场大跌又不断修正为“市场维持震荡走势”、“政策紧缩预期强化,控制仓位”,直至前两日的“资金偏紧的局面可能长期存在”。趋势化特点非常明显。
波段操作已开始蔓延
类似的情况,反映在市场中,则是机构重仓股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单日涨停和跌停越来越多。反映在行业中,则是如涟漪般发散开来的波段操作的强化效应。
近年一个明显的趋向是,身处基金上游的保险资金申购赎回行为越来越频繁,且非常明显趋向“波段操作”。以去年末市场下跌时为例,当时,行业内就流传某大型保险机构连续赎回基金份额,转而投资债基等,导致部分基金被迫低位减仓。而此前,部分保险公司也曾多次在行情上涨中段申购指数型基金,导致基金被动加仓。毫无疑问,部分保险公司的顺势申购赎回放大了市场的波动程度。
另外,越来越大的波动,还导致基金业整体投资心态的日趋急功近利。一些基金经理反映,伴随着机构重仓股的波动幅度增大,从容地调整组合现在越来越难,为了应对短期市场波动,抢着“买卖”的操作越来越多。
在这种综合影响下,单边市的蔓延,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