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投基牢记三大经验 重在资产配置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作者:唐元春 2011-07-25 09:18: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7月22日,上半年纳入统计的528只偏股型基金(含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只有50只取得了正收益。以往,基金行业历来以“跑赢业绩基准”作为评判标准(业绩基准大多以指数为基础)。在哀鸿遍野的2008年,上证综指一年跌去65.39%,基金“腰斩”一半,因跌幅小于业绩基准,倒也心安理得。只不过,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当比例的偏股型基金跑输了业绩基准,这意味着基金上半年的答卷不及格。

投资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让资产保值增值,但今年上半年再次成为大多数基民的黯淡回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应该是当下最该做的一件事。

其一,风水轮流转,轮流把钱赚。今年上半年公募业绩不佳主要和资产配置结构有关,公募在为去年的配置结构买单。去年配置的主线是经济转型,大多数偏股型基金都超配了新兴行业、消费类的成长型个股。然而,今年市场主线大幅度转变,风格回归均衡,大盘蓝筹类的价值型个股开始上涨,而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小盘成长型个股普遍下跌。由于去年严重超配,加之中小盘个股盘子小,基金无法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因此业绩不佳。从整个市场看,某一轮超额收益太明显,下一轮跑输的可能性就大。今年基金在宏观策略上有一定误判,但也并不算严重,主要是对行情判断偏乐观,过早地认为通胀可控,预期紧缩政策会放松。需要提醒的是,基金是一种波动型的产品,不太可能每个阶段都能赚钱,但经历完整的周期循环后赚钱概率很大,投资者不必太在意某个阶段基金的表现。

其二,“冠军”基金不靠谱,选基不能看短期排名。目前大部分公募基金的风格较为固定,去年的冠军很可能难以适应今年的市场变化,因此基金“洗牌”现象每年都在上演。因此,短期排名甚至年度排名,都不是选择基金的依据。对投资者来说,从2009年到2010年,中小盘成长风格已延续两年之久,市场对这类股票的崇拜已经到了较为疯狂的地步。股市总是处于不断偏离,然后不断纠偏的过程。因此,如果投资者未能主动改变策略,而是继续追随前一阶段的冠军,很可能赚不到钱,甚至遭受损失。

其三,资产配置最重要,投资风险要分散。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高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高风险,反之亦然。今年股市的低迷再次证实了,高风险的偏股型基金所占比例不能太高。近期,易方达基金推出“重申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投资者教育活动,提出两种配置方法可供基民参考。

一是“生命周期法”,按投资者年龄阶段划分,年龄越大、越应该少冒风险,追求稳健配置,股票类风险资产的比例要趋于下降。可以用100减去年龄,所得即是高风险资产所占比例。如60岁的投资者,投资高风险资产比例不应超过可投资资产的40%。二是“核心—卫星配置法”。投资者依据投资目标,寻找可能帮助他实现目标的投资工具,给予较高比例配置,这就是“核心资产”;在决定核心资产之后,从投资品种“互补”或“增强”等角度出发,再以相对低的比例配置“卫星资产”,形成组合。两种方法揭示了同样的道理:投资之前要有“整体”和“主次”的概念,资产配置是一个规划,而不是随便买一堆基金,缺乏统筹规划,很难获得理想收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