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反向投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来源:投资有道 2011-11-08 15:19: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有个股市笑话:一位僧人路过股市,恰逢熊市,僧人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买入股票。又一日僧人路过股市,恰逢牛市,僧人看着股价暴涨,大呼出家人不可犯贪戒,于是抛出股票。

有个股市笑话:一位僧人路过股市,恰逢熊市,僧人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买入股票。又一日僧人路过股市,恰逢牛市,僧人看着股价暴涨,大呼出家人不可犯贪戒,于是抛出股票。可想而知结果这位僧人恰在股市最低点买入,在股市最高点抛出。

巴菲特曾经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将目光聚焦于不断上涨的股票,而对下跌的股票则不屑一顾。不过这正是反向投资者乐于看到的。

反向投资策略源于行为金融学。投资者在市场中常常过度自信,导致对市场信息过度反应,比如对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即便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投资者依然追逐;当某些股票有不利传闻时,即便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应了这样的信息,投资者却还在执行卖出策略。所谓的“羊群效应”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跟随大众的脚步,从而在错误的时机进行交易。

人们的这种心理促生了反向投资理论,反向投资者买入那些人们因反应过度而抛售的估值较低的股票,卖出那些因为人们追捧而价格出现泡沫的股票。此外,反向投资策略还脱胎于价值投资。反向投资者大都是坚持价值投资,“反向”代表的是与市场情绪相反,在选股时仍然要认真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寻找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约翰·内夫被认为是典型的逆向投资者,在他执掌温莎基金的31年中,平均年回报率高达13.7%,投资者的资产增长了50多倍。在投资中,内夫通常关注那些市盈率极低的股票。即使是成长性行业中的稳健公司,他也只在市盈率处于低谷时才会买入。

由于反向投资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市场流行已久,他们甚至为此开发出了专门量化投资者情绪的投资者情绪指数。虽然中国的反向投资策略还不成熟,无法准确量化投资者情绪,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投资者根据基金持仓比例进行判断的方法。当市场情绪较乐观时,基金仓位相应就会升高;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蔓延时,基金的持股比例就会下调。

反向投资策略大师戴维·德雷曼在他的《逆向投资策略》一书中曾给了投资者几条箴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市场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预期会迅速改变,人们常常对坏消息反应迅速,从而大量的抛售股票,这是完全错误的,在股市恐慌的时候不要卖出,要坚定地买入。”

随着中国A股市场近几年的跌荡起伏,有些板块股票的估值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同时投资者们也在纷纷卖出股票或赎回基金。这或许正是反向投资的机会,如果我们相信反向投资策略,何不趁机买入一些偏股型基金,让我们既能享受到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又能解决自己选股的难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