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多数基民由于投资了A股市场基金而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焦头烂额时,还有人能抓住机会获利?如在去年10月初若投资了某设立于2008年10月的债券基金,则至2011年年底累计投资收益是7.72%,若买入了设立于2011年3月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则累计投资收益是7.7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基金的累计投资收益是-9%左右。可以肯定,大多数基民会感到非常困惑。因为这些人从来只注重投资的结果,赚钱了会非常兴奋,亏损了就保持沉默,很少会去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然而,注重对成败原因的分析将会对今后的投资造成重要影响。
如果你在2007年底仔细研究了导致这轮大牛市终结的原因,那么,你在2008年里就不会因为仅仅看见诸如管理层恢复新基金的发行审批,暂停大盘新股发行之类利好消息出现就天真地认为市场趋势会逆转,将资金一次又一次盲目投向股票型基金,结果是买入一次套牢一次;如果你在2008年底通过仔细研究,明白了导致这年出现大熊市的主要原因,那么,就一定能够把握好2009年那一轮累计涨幅超过50%的行情;如果你在2010年底仔细研究了成交量与市场阶段性“顶部”的关系,那么,也许你就会改变投资目标,将资金更多地投向货币基金……
由此可知,能否及时总结分析导致每次投资成败的原因是决定投资绩效究竟是输多赢少,还是赢多输少的关键环节。成功者并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过,之所以能够跻身成功者行列,就在于他们不论每次结果如何都能够坚持对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既有效避免了被“同一块石头”一再绊倒,又及时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因而,要想改善投资绩效,就应从以下方面对每次投资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你需要审视当初决定买入并持有的理由在前一段时间是否因某种对市场状态具有决定性作用因素的变化而不复存在,进而预测未来的市场状态以及投资策略。其次,审视一下过去一段时间所处的经济周期,看看你所选择的投资品种与该经济周期对应下的市场状态是否匹配。只有当这些问题都搞明白,并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后,你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