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投基有道 - 正文

秦太太的三条基金理财心得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作者:季斐雯 2012-03-05 17:46: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秦太太是位刚退休的小学老师,她的基金理财生涯始于2007年。“那年儿子刚好上大学,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我手里也有一些闲钱,于是就想通过理财,好为儿子准备未来创业的本钱。”她介绍说。

“当时的银行利率并不高,自己也抽不出那么多空闲时间,而且自己对投资理财也确实不懂,所以外汇、股票这种需要经常交易看盘的投资就都不考虑。”秦太太说,“当时听同事说基金是个不错的理财产品,就是把手里的钱集中起来,然后由专业的公司代理投资。”就这样,秦太太走进了银行,在理财经理的引导下,购买了第一只基金。

秦太太买的是华夏红利,她谨记理财经理的话,选基金要看其盈利能力,并且要看好认购期。由于是第一次买基金,秦太太当时非常关心净值的升跌,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去看基金净值。有时候涨到1.8元,心里美滋滋,但是隔了几天后又见跌回1.5元,心里就很难过。情绪总是被基金净值影响,有时候她还会忍不住打电话给理财经理,问是不是该赎回。

理财经理告诉秦太太,刚开始买基金的人都很容易犯频繁看净值的错误。理财经理跟她解释道:“股票是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获取差价,但如果用操作股票的手法来操作基金,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基金是以组合投资的方式投资于证券市场,一般情况下,它的净值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幅度的波动,所以,长期持有、静观市场变化才是正确的做法。”秦太太觉得理财经理的话很有道理,自己不应该频繁查看基金净值,要看其长时间的表现。

秦太太的华夏红利在2007年3月的1.5元左右买入,在2010年8月约2.3元卖出,在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里上涨超过了50%,基金投资让秦太太尝到了投资理财的快乐。秦太太感慨地说:“我投资基金的第一条心得就是,不要天天盯着净值涨跌,自己心情也会轻松得多。”

另外,秦太太说理财经理还教了她一个投资技巧,也是她的第二条心得,就是将现金分红调整为红利再投资,降低在投资成本的分红模式。她表示,之前持有的华夏红利就是按这投资技巧操作,每次分红,秦太太都将其调整为红利再投资,使得基金份额变多,最后卖出时得到非常满意的收益。

当然,投资基金有满意收益的时候,也有亏损的时候。在卖出华夏红利后,秦太太自己陆续买了几只基金,可惜一直都处于亏钱状态,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基金不赚钱了。但是,她的同事朱老师购买的基金却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秦太太便向朱老师请教。朱老师告诉她,要懂得构建基金产品组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秦太太来说,“基金产品组合”还是很陌生,于是她又去银行咨询理财经理。

理财经理分析后发现,秦太太所购买的基金全部是股票型,恰巧股票市场不好,基金难以有优秀的业绩表现。

“基金产品配置要均衡,在牛市环境下,可配置较多进攻性投资模式的基金;在震荡市行情下,则应配置防御性投资模式的基金。”秦太太道出了她的第三条投资基金心得。她表示,从去年起,股市表现一直不好,她已经配置了几只固定收益型基金,如债券型的招商安泰债券A和货币基金南方现金增利A等。

秦太太对自己现在的基金产品组合很满意,她笑着说:“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基金了,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