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楷晨:最近关心基金的朋友们都知道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了,这其中有个人的从业考虑,除了他对于去向和离职原因的猜测,投资者可能更加关心的是持有的基金是不是应该赎回,基民应该如何应对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新浪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骏和我们一起来解答这样一个话题。从您的研究您看对于基金经理的离开目前市场上哪些基金可能平稳过渡业绩不会大起大落。
李骏:历史上看基金经理变更应该是一个中性的事件,就是说它不一定也就能好也不一定会差,但是看业绩排名前10%的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离职或多或少的对这个基金或真个公司的运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只不过是能不能有继任者来平稳的延续他的业绩的问题。因为想达到他原来的高度的话起码得是水平类似的,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有基金经理离职了以后业绩还能不错的例子,当然大家影响更深刻的可能是明星基金经理走后整个基金和公司的业绩都大幅的下滑。我个人认为以现在的市场来看几家大公司如嘉实、博时、易方达包括华夏在内还有就是小公司里兴业全球、兴华这种整体头沿实力基本上都有3、4名股票方向的基金经理,他们的业绩水平相差并不是特别的大,所以单个的人走了以后对他们的影响要小一些。再看基金的整个运作风格,以前是基金经理负责制也就是不搞群体负责制的,也就是说更容易实现平稳的过度,如果它的头沿团队支持的话。因为往往一些基金经理群体决策的核心,所以说这种基金的群体决策反而是不利于基金的平稳过渡的。
严楷晨:这还是一个相反的结论。我们通过一个资料来了解下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的人士变动情况。
2012年以来国内共发生86期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变动案例,其中4月份发生14起。而最引起市场震动的是5月4日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两支基金的经理王亚伟离任,这两只基金的接任这分别是龚怀志和谭奇。虽然业内公认为4月份5月份是基金经理变动的高峰期,但今年截至5月8日为止变动最平凡的是1月份,当时共有24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1月内华下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公司都是更换了4只基金的经理,华夏基金更滑了基金新华、基金兴和、华夏优势、华夏行业的经理。海富通更换了海富通中证100、海富通收益增长、海富通精选2号、海富通精选4只基金的经理。年初到5月8日更换基金经理最多的5家公司风别是华夏基金公司11个,海富通基金公司7个,金源惠理基金公司5个,长城基金公司4个,国投瑞银寂静公司4个。基金经理的变动出了人事变动的原因外更多是由于原经理业绩表现一般需要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相对排名怎样完全由市场来检验。
刚换经理业绩领先基金
国投瑞银新兴市场相对排名1.96%任职日期3.10
中欧中小盘2.30%1.18
天宏深证成指5.76%3.13
融通行业景气9.60%1.12
嘉实策略增长10.17%1.04
刚换经理业绩落后基金
国泰金龙行业进行98.87%1.19
泰信优质生活98.39%3.01
银华领先策略96.31%4.11
泰信先行策略95.48%3.01
金元惠理丰利93.45%3.30
严楷晨:基金经理的变动对于投资者来收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也牵扯到他们的投资。想先问一下李骏相比往年今年的基金经理的变动是平凡了还是比较少了。
李骏:应该说从10年以后基金产品多通道制的实施,各公司之间互相挖人的局面是越演越烈,所以从10年看基金经理的离职情况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而今年别看一下有有了80多次,但和去年应该是差不多的,因为基金经理的离职应该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就是一季度前后,另一个高峰就是年底。
严楷晨:也就是说在业绩披露之后。
李骏:一个是业绩快披露了也就是已经盖棺定论了,这一年肯定没戏了。另一种是年初的时候,去年已经盖棺定论了该拿钱的拿了钱了然后又不成的级被淘汰了。
严楷晨:也就是说出现这么两种情况。那么对于你们这些专业认识来讲,基金经理的变动有没有你们自己的解读呢。
李骏:这个怎么说呢,在基金的运作中很多时候投资者都会产生个疑问,究竟是公司的成份占的大一点还是基金经理的成份占的大一点。我自己从数据方面我认为应该是不同公司的运作特点不一样,有完全是基金经理负责的,也就是收基金经理占到80%以上的影响因素的。也有的公司是总监级的人对所有的产品的掌控还是非常的明显的,估计基金经理个人的成份不会超过20%。
严楷晨:离职人数我们从08年简单的做了一个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有82次的人士变动,离职率是8.2%,和去年同期基本上是持平的。
李骏:去年前4个月占了全年的40%。所以按照这个的话跟去年的离职率是差不多的,没有明显的增加。
严楷晨:从你的从业角度来看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基金经理更换的原因
李骏:大体上有4个最主要的原因吧,第一个就是公司出于内部绩效的考核认为基金经理已经不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了然后撤换,这种情况下一般新换上的人要比原来的任职回报要好。第二就是所谓的空降高管或者是说空降高手,他们的特点是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基金经理的离任,也不一定是之前的基金业绩有多差,但是最鲜明的特点是这个公司新来了投资总监、主管投资的副总之类的,尤其是这个人的之前的业绩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来了个高手,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一般会选择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基金来接任或増聘,这样的话应该说基金整体的业绩也是相当正面的事情。第三就是它自己营销方面的需要,它要发一只新的基金,那老基金的基金经理尤其是业绩不错的我能拿得出手的,这个机自然的会卸任老基金的基金经理然后任新的基金经理,这种例子可能我们看一下基金发行公告前后也是比较多的。第四就是基金经理主动离职的情况,这种是判断起来最难的,也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五种是其它原因,比如像是证监会的一些处罚这种处罚或明或暗,有可能是出了公告有一些是进入调查但没有公开数据可实际上是认为基金经理不再适合行业的工作了,所以基金经理可能会主动离职。
严楷晨:那王亚伟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明星的基金经理。他的业绩到现在也是让很多人渴望有不可及,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有哪些基金经理离开之后曾经管理的基金的业绩相对的排名不如以前了开始默默无闻了,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
李骏:我们先看王亚伟自己吧,他当年从国外学习回来,因为它中间管万华安成长以后曾经去国外学习过,回来之后接受华安大盘,任职业绩大家已经都看的见,任职了6年多1100%多的任职回报,年化回报达到了49.57%,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巴菲特也就20%多,如果那王亚伟的业绩和国外的明星基金经理去比的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如果看他第二只华安策略它可能再25%左右,因为第一是它经历了两轮过山车式的大牛市。如果单看华安策略的话它实际上应该是拍第三,第一是他自己的华安大盘,也就是说总体上来说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高度,无论是从总回报还是从年化回报来说都是相当出色的。我们再去看他任职前后的变化应该说确实是对这支基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那历史上有没有基金经理走了以后变化很大的,那我们影响比较深刻的应该是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李骏离开上投摩根。当年李骏在的时候可是连续拿到前三名的业绩,但是从它离开以后他原先管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业绩下降非常的明显,可以说自从李骏离职之后,公司就再也没有如果同类公司的千1/3。另外一个就是肖坚,也就是当年易方达的投资总监,它离开易方达策略投资成长以后和李骏的那个相类似,只不过没有下滑的那么快,他走了以后易方达的这支基金也同样的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前1/3,而且他们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走了不光对基金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实际上整个公司的业绩有一个比较大的退步。
严楷晨:也就是所他们是头沿团队中一个核心的决策者。
李骏:是的,它们因该说是特点不太一样的,但是确实当时公司里面是没有可以和他们相匹配的基金经理可以完整的顺利的接手。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