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牛市不应成为公募发展的唯一条件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丁宁 2015-04-16 09:22: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个体折射时代。从银行理财经理汪小姐身上,可以看到公募基金再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重新回到了资管舞台的中央;在资深基民贾先生身上,可以看到公募所秉持的专业、透明、低门槛的原则,正助推行业在财富管理需求爆发的年代站上新的发展风口;而从基金经理徐先生身上,则可以看到公募规模扩容背后的人才饥渴症结。

三个个体,却都与一个背景有关:牛市来了。

牛市来了,基金赚钱了;牛市来了,基民愿意投资了;牛市来了,基金经理奔私了。似乎激荡的牛市改变了行业的基本面:前一秒,大家还在感叹佳日不再、公募难玩;后一秒,却已亢奋地投身于火热的新产品发行战中——因为新一轮的扩容良机已不期而至。

幸福来得太突然,但幸福中不应忘记自省,因为牛市不应该成为公募发展的唯一条件,牛市更不应该成为基金坐享得之轻松的管理费、从而不思创新求变的理由。否则,行业将退回到“靠天吃饭”的模式沉珂,焦虑地等待下一个寒冬来临。

令市场欣慰的是,即便在近几年的发展“泥泞期”中,公募行业依然出现了若干特色化发展路径的成功样板。

例如天弘基金,依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电商化发展模式,一跃成长为公募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例如嘉实基金,巧妙借力政策风向屡开行业先河,通过不断创新为自己也为行业将蛋糕做大;例如汇添富基金和宝盈基金,凭借在新兴产业投资领域的长袖善舞,实现了依靠业绩带动规模的良性扩容;又例如中欧基金,率先在业内实施股权激励,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在“非牛市”的环境中所取得的突破,有赖于监管者和从业者的勇气和智慧,更应该在牛市中为行业所继承,成为助推公募实现二次飞跃的强大动力。

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所应该具备的,不仅仅是5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所承载的担当:服务实体经济、为普罗大众的财富梦想添砖加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