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显示,14日深市跌幅居前的个股几乎清一色是基金高度控盘股,其中有7只个股跌停报收,且全部为创业板股票,创业板龙头乐视网放量跌停,另一只市值超千亿的创业板个股东方财富同样被砸至跌停。
而在暴跌的个股中,最引人关注的机构高度控盘股当属安硕信息,包括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旗下19只一季末持股总数占安硕信息流通股本的42%,如果算上没进入安硕信息前十大流通股东基金的股份,预计基金对安硕信息的控盘率超过50%,跌停对相关基金杀伤力巨大。
其他基金抱团股如京天利和鼎捷软件也双双跌停,其中一季末有14只基金重仓京天利,其中以华商基金持股最多,华商基金旗下三只基金持有京天利即达该股总股份的23.53%,加上其他基金、信托和保险持仓,以基金为主的机构在该股的控盘率同样超过50%大关。鼎捷软件则由嘉实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公司持仓,此外还有社保和保险资金,这些机构控盘率同样超过50%。也就是说,这些个股之暴跌几乎可以理解成是机构之间的多杀多,典型的踩踏事件。
中科金财、华信国际、赢时胜、光环新网、万达信息、卫宁软件、旋极信息、东方网力等知名基金机构抱团股也都大幅杀跌。
实际上,像中科金财、赢时胜、卫宁软件、东方财富、万达信息等个股13日便已经开始大跌,14日跌幅加大,短期累计跌幅可观。如果未来进一步下跌,杀伤力巨大。
机构疯狂出逃砸盘
深交所公布的相关个股14日交易席位信息显示,机构出逃成为一些个股暴跌主因,其中以中科金财表现最为突出,14日卖出该股的五大席位全部来自机构,这五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97亿元,买入最多五大席位全部来自营业部资金,没有一家机构接盘。
中科金财一季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云集了多只牛基,包括汇添富移动互联、易方达科讯和汇添富社会责任等,以及嘉实策略增长、广发聚丰、华夏优势增长和南方隆元产业等大型基金。而从基金一季报看,一季末有多达24只基金重仓持有该股。今日这些机构上演仓皇出逃戏码。
而在焦点股安硕信息身上则发生了机构间的多空对决,有两个机构席位现身前五大卖出席位,抛售金额超千万元,而14日也有一机构买入,不过买入金额为780万元,远不及抛售额。
京天利也出现了机构间的多空对决,两个机构专用席位借大跌分别买入超千万元,而有两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912万元840万元。
其他个股中,新国都前五大卖出席位有四家机构,另有两个机构席位现身前五大买入席位。光环新网前五大卖出席位中出现机构席位,乐视网前五大卖出和买入席位则均没有机构出现。暴风科技则出现一机构买入,买入金额高达3985万元,显示仍有机构在高点入货。
基金再现牛市套牢魔咒 单月新发80只产品几近疯狂
在大盘指数一路高歌猛涨之下,公募基金正在迎来最为汹涌的申购热潮。
2015年一季度发行基金1919只,同比增长22%,基金总份额达到80113.68亿份,同比增长49.90%。在收益上,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实现收益1579.85万元,同比增长4118.16%,混合型产品实现收益732.27万元,同比增长1068.59%,债券型产品同比增长1785.82%。
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基民加速入市。
从3月份开始,基金发行开始进入疯狂状态。按照认购起始日计算,2月份仅发行18只,发行份额仅为398.11亿份。到3月份,发行总数增加至63只,增加了2.5倍。发行份额1795.25亿份,较上月增幅达350.94%。
4月份,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发行基金80只,发行份额2308亿份,平均发行份额28.85亿份,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占比最高的基金类型为混合型基金,4月份共发行55只混合型基金,发行总份额1806.05亿份,比例达到78.24%。其次,股票型基金21只,发行份额477.57亿份,占比20.69%。
“基金疯狂发行,是基金公司抓住规模快速增长的市场机会,通过不断发行新基金扩大资产规模。”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表示。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预测,五月份基金发行数量将超过200只,前五月发行总和将超过去年全年,今年全年发行数量将超过1000只。
不过,王群航也表示了担忧。“现在发行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远超过了市场每月接受的均衡量,应放缓发行速度或暂缓发行。”其向记者表示。
基金公司加快发行速度
2014年全年共发行基金351只,发行总份额4209.19亿份,平均发行份额143.43亿份。而2015年前4个月,发行基金数量就达到了220只,发行总份额5307.73亿份,为去年全年的1.26倍,平均发行份额93.13亿份。
根据数据,仅5月11日,就有多达18只基金开始首日募集,加上已经正在发行的29只基金,截至5月11日,可申购基金就达47只。截至5月14日,57只基金正在申购中。基金投资类型大部分为被动指数型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
各大基金公司也在拼劲火力猛发。根据数据,正在发行的基金中,招商基金旗下就有9只基金产品(A、B、C级分开计算)。仅5月4日一天,6只基金产品同时募集。工银瑞信旗下5只基金正在发行,博时基金、长盛基金各有3只产品。
而易方达新常态发行份额1日就发行146.63亿份,长盛转型升级基金发行份额885.83亿份,工银瑞信总回报、华商量化进取发行份额均超过80亿份。
基金产品一日售罄经常上演。易方达新常态基金发行首日即募集近150亿,创造了近5年首日最高募集规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首发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就有4只,中邮信息产业基金、易方达新常态、东方红中国优势、景顺长城沪港深股票基金。
此外,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如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产品在5月11日认购,次日即提前结束募集。近两周就有安信一带一路、鹏华一带一路、中融一带一路主题经纪、华夏领先、银河转型混合5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5月份发行的基金中,安信中证一带一路分级基金、中邮信息产业、交银新回报、兴业聚利等多只基金申购日仅1日。
广发证券拜访的大部分公募基金反映,最近老基金都在被赎回,但新发的基金申购却非常踊跃,尤其是那些挂着新兴产业投资名号的基金发行都特别火爆。而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现象。
记者发现,分级基金尤其受到欢迎,各类主题也成热点。如招商基金的中证银行指数分级基金、白酒分级指数基金、煤炭分级指数基金,长盛基金的一带一路主题分级基金,华宝兴业基金的中证医疗分级基金,工银瑞信的中证传媒指数分级基金。
背后风险值得关注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以来新基金的申购热情逐月提升,4月的基金净申购份额已经达到2700亿份,这种火爆的景象在2007年也曾出现过。
在2006-2007年大牛市之下,基金市场异常火爆。2006年全年新成立基金103家,密集出现多只首发规模百亿级的基金,其中嘉实策略增长首发募集份额达416亿份,创历史记录。
牛市行情推动了偏股型基金的飙升。2005 年,170只股票型基金资产仅占所有基金净值的一半,而2006年约230只偏股型基金占据所有基金份额的83%,资产净值比例达85.86%。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净值增长率达到109.83%,收益率最高的基金超过了1 50%的增长。2007年,国内成立了27只首发超过百亿的偏股型基金。2007年9-10月份市场上相继出现4只将近300亿元规模的新发基金。
2008年,股市大跌。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亏损超过50%,多数指数基金全年平均亏损幅度甚至超过60%。部分2007年的明星基金快速滑到了谷底,高仓位股票型基金在熊市背景下损失惨重。2008年底,在2006年首发募集份额达416亿份的嘉实策略增长已瘦身到82亿。
“现在发行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市场每月基金产品均衡量在30-40只,现在比市场均衡量超过1倍多。5月份至今,9个工作日就有64只基金发布了招募说明书。”王群航预计,今年前五月的发行数量将赶超去年全年,但其也开始担忧背后隐藏的风险。
“在很多产品招募说明书上出现问题,比如管理人信息、托管行信息都写错了,前期错误影响不大,但如果影响了后续投资,对基民来说损失就大了。”王群航表示。
王群航向记者表示了担忧,基金产品发行太快,后续投资运作是否可以跟上脚步?基金公司有没有准备好?产品有没有准备好?此外,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严重。根据数据,多名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多只基金。如国泰基金一个基金经理管理7只产品,中银基金1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8只产品。
“这些基金经理是否有足够精力管理好每只产品。他们的管理半径是多少。历史表明,市场规模大于100亿的产品业绩最终都不如小规模产品。”王群航表示。
王群航建议,基金发行应该放缓速度,或暂缓发行。而这之前并不是没有先例。2007年,仅仅1天最多发行上千亿。QDII基金发行排上千米队伍抢购,最终证监会叫停了基金发行。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