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私募股权基金捕捉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张筱翠 2015-06-01 09:24: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而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再次吹起政策暖风。在这种产业背景下,善于捕捉产业发展趋势的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机会?

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项目投资,目前大部分私募股权基金偏向于投资产业链上游的锂电池、器件等相关项目。

基石资本执行董事李小红告诉记者:“我们于2012年投资了青海的一个锂矿项目,它的大客户有比亚迪,但客户结构也不完全面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当时投资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看中它属于资源材料型稀缺性项目,当时我们也预见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会蓬勃发展,对我们的项目形成实质性的利好。”

深圳一家上市公司投资方向类似于基石资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布局较广。该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目前投资了两个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持股比例均达50%,这些项目主要偏向产业链的上游,其中,一个企业已经挂牌新三板,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技术工程化为主,另一个企业主要专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销售。”

“近两年来,伴随着政策层面的不断催化,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会逐渐放大,存在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我们目前没有专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链下游整车企业,因为这块市场更为复杂,不是我们重点覆盖的投资领域。”

达晨创投投资经理任俊绍则对记者表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布局,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器件类项目。我们目前不会投资下游整车市场,因为需要新的技术、商业模式来做支撑,而且对资本实力的要求非常高。”

可见,私募股权基金之所以将投资方向主要覆盖在产业链上游的电池材料、正极、隔膜、器件等领域,原因在于下游整车市场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规模商业化运作之前,私募股权基金很难将资金投向这块领域。

事实上,过去几年,由于电动车电池技术路线不断摇摆,使得许多押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的PE、VC机构折戟沉沙。

创投机构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也在不断创新。青云创投近来从电动汽车租赁运营入手,投资汽车租赁公司,这些公司主要服务于白领和有环保意识的年轻客户,进而向汽车制造商下订单。这种按需求定制的电动汽车制造订单将汽车制造环节外包,摆脱了直接投资下游整车企业的重资产模式。

不过,“看上去很美”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车场建设、新能源汽车质量及续航里程等,都是影响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因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