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基金公司公布了除QDII外旗下所有公募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净值上升和基础份额扩容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基金整体的资产管理规模在上半年取得跨越式增长。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剔除QDII基金和联接基金,鹏华、易方达和汇添富上半年规模增长超过千亿,目前千亿级别的基金公司已经扩容至24家。
年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超千亿基金公司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挂靠天弘增利宝基金的余额宝尽管上半年整体依旧有所扩容,但在权益类市场财富效应凸显和利率下行趋势持续的因素印象下,该基金二季度规模缩水将近千亿。
千亿俱乐部大扩容
统计显示,目前天弘基金仍以6681.43亿元(不含QDII,下同)的资产管理规模稳居行业榜首,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则分别以3785.26亿和3515.00亿的规模跻身前三甲;此外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还有工银瑞信、嘉实、鹏华、富国、广发、汇添富、南方、中银、招商、建信、银华、博时、上投摩根、大成、国泰、华安、国投瑞银、华宝兴业、中欧、兴全和申万菱信。
因此上半年不含QDII,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达到了24家,而在去年末,该数字仅为14家。
从行业排名变动角度看,剔除未纳入统计的富国基金,上半年规模增长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有3家,其中鹏华凭借在分级领域的大力拓展,其上半年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增长1545.12亿元至2233.44亿元,其规模排名也从去年末的17位快速跃升至目前的行业第6。
易方达基金上半年在新基金发行和投资业绩方面双线开花,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增长1434.76亿元,行业排名由去年末的第5位升至第3位。
同样依靠分级基金迅速上位的还有富国基金,统计显示,该公司旗下公募二季度规模增长1274.49亿元,排名升至第6。据悉,富国旗下两只航母级分级基金——富国国企改革和富国军工规模都曾突破500亿大关。
汇添富基金年内规模扩容1022.68亿元至2172.95亿。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监管因素,该公司上半年在新基金发行方面并无太多动作,因此取得如此扩容实属不易,目前其行业排名由去年末的第11位升至第8位。
余额宝二季度规模下降近千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季度划分,多数基金公司的扩容增量主要来自二季度,如排名靠前的华夏、易方达和工银瑞信二季度的规模增长分别达到541.79 亿、1239.26 亿和1054.96亿,分别占其上半年增量的78%、86%和108%,究其原因,或与A股持续向上,基金财富效应凸显,基民火线入场有关。
但与此同时,挂靠天弘增利宝基金的余额宝尽管上半年整体依旧有所扩容,但在权益类市场财富效应凸显和利率下行趋势持续的因素印象下,该基金二季度规模缩水将近千亿。
统计显示,该基金去年末资产规模为5789.36亿元,今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整体规模突破7000亿,但在二季度该基金规模缩水983.43亿,年中规模降至6133.81亿元。
事实上,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的下降与资金市场利率的一路走低相关。去年以来,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息降准,保持了市场流动性松紧适度。与此同时,还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等各种短期和中期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状况。
因此,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步下降。4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关键品种——7天期Shibor跌至4%以下,5月中旬后,更一度跌至2%以下。截至6月24日,7天期Shibor仍然保持着3%以下的低位。
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场资金面松紧适度的状况下,“宝宝”的“议价”能力明显下降,收益率也大不如前。与此同时,A股市场行情的火爆,也导致了部分投资资金分流,这也影响了“宝宝类”产品的规模。
【基金公司现状】
*21家公司规模超千亿 天弘华夏易方达居前三
最受市场关注的规模排名中,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继续稳居第一,总规模6881亿元,华夏基金以3970亿元规模居第二。上半年规模迅猛增长的易方达基金总规模3644亿元,超越嘉实和工银瑞信基金排名第三。和去年底相比,易方达基金管理规模增加了1424亿元,增幅达64%。工银瑞信基金则以3516亿元规模排名第四,比易方达基金仅落后128亿元。嘉实基金则以2692亿元规模排名第五。
*应对人才流失 “80后”基金公司各辟蹊经
公募基金业人才流失的状况仍在演绎。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粗略计算,仅从6月16日当日的公告来看,当日共20只基金操盘手换人,涉7位基金经理离职,离职原因多为个人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基金公司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积极推出事业部制、股权激励等种种新规以对抗人才流失的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80后”基金公司的表现似乎尤其活跃。
*基金专户子公司或达78家
自诞生以来,基金子公司一直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成立或者待批的基金专户子公司达到78家。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