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多空分级基金类产品的暂时搁浅获监管层证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谷枫 2015-08-03 09:07: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多空分级基金类产品的暂时搁浅获监管层证实。

21世纪经济报道在7月29日刊登的《A股暴跌成导火索 监管层叫停多空分级基金申报》一文中报道了多空分级基金申报或已被监管层叫停,证监会今日也证实了相关情况。

如今登录证监会的官方网站会发现此前各家基金公司申报的多空分级基金、杠杆、反向基金产品在《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中已经不见踪影。

事实上,这类产品被监管层叫停的流言早在上周就在市场流传。

一家北京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据我了解,上周开始各家基金公司陆续把多空分级产品申报撤回来了。”

7月31日官方也证实了此类产品终止审查的消息。不过与此前市场传言不一样的是,此类产品并非被监管层叫停。

张晓军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3年以来,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向证监会上报了多空分级及杠杆、反向基金的募集注册申请。审查过程中,证监会发现多空分级及杠杆、反向基金结构复杂,为此督促相关基金管理公司会同有关机构进一步完善技术系统、投资者适当性安排等准备工作。

张晓军称,近期,有关基金管理公司经与相关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沟通,发现相关技术系统准备、投资者适当性落实等工作仍未做好准备。因此,多家公司向证监会主动申请撤回此类产品。因此,证监会依照《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予以终止审查。

实际上,记者还了解到有的产品申报时间太长,早已经过了6个月的审核有效期,这也是一部分产品撤回材料的原因之一。

但不少市场人士猜测,多空分级、杠杆类基金产品未能面世与近期的极端市场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前述基金公司人士便对记者分析,各家基金公司陆续撤回这一类产品的申报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此前A股的持续暴跌。在市场最坏的时候,甚至期货市场开空单都被限制,这个时候有做空属性的产品难以发行也可以理解。

对于此次多空分级类产品搁浅的消息,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十分遗憾,其认为多空基金产品这种小型对冲工具进入市场,对市场为正面影响,整体将有利于市场。

另有一位从事期货的人士告诉记者:“市场还是需要这样的小型对冲工具。当市场大跌期限贴水严重时,很多现货多头方迫于卖出现货的代价更高,尤其是持有大量小盘股的投资者纷纷布局期货空头。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需要高效率、低成本、易参与的对冲工具。而多空分级基金, 杠杆这一类多空产品都是理想标的。”

事实上,2013年12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多空分级基金产品注册指引》之后,各家基金公司对这类产品的研发和发行也具有相当的热情。

根据本报之前了解到的消息,最早上报多空分级产品的几家基金公司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光准备时间就超过了两年。

例如首只申报的多空分级产品——中欧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其受理时间已超过两年之久。2013年7月18日中欧进行了第一次反馈后至今仍未获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