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基金投研团队认为,注册制推出符合市场预期,然而就细节来看,还是强于市场预期。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市场就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会推行注册制,尤其最近一个月,在管理层“吹风”的影响下,市场对于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给予了更充分的预期。12月9日证监会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大成基金认为,从这个细节看,注册制的推进是循序渐进的。
另外,从流程上看,国务院通过草案后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授权,该草案有望在12月下旬会议中授权,之后国务院将根据授权调整《证券法》中的相关规定,证监会将依此制定《股票公开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然后再出台正式文件,最快也要到明年3-4月份。
针对市场对注册制会导致股票供应量增加从而引发下跌的看法,大成基金表示,注册制不会是A股市场下跌的原因,因为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其逻辑在于,首先,管理层在推行注册制改革的同时,一定会加大事中和事后监管,对于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一般来说,注册制改革后大量优秀的公司将会进入市场,而业绩持续下行或行业进入衰退期的公司将会被挡在上市之外或已经上市的将面临退市。这将有利于A股市场朝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转型,是利好,而不是利空。
其次,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最好渠道,熊市大环境是不利于企业融资,不利于恢复经济的,所以政府也希望集中资源打造“慢牛”行情,或至少是较为稳定的行情。
最后,即使明年开始推行注册制,根据市场普遍测算,明年的融资规模大概在4000亿元左右,这与市场预期的明年将入市的增量资金相比,影响微小。
在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史博看来,注册制是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注册制实施后,大量符合转型方向的创新型企业得以在高速成长之前顺利快速上市,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选择,对市场中长期的发展而言,是莫大的利好。在注册制下,壳资源价值将迅速下降,此前市场中流行的炒作ST股、绩差股、小市值股票等有效性将大幅削弱,有利于市场配置真正的价值和成长股。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也认为,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来看,长期而言是利好,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的投资标的。“当前市场上优质的标的十分有限,而市场并不缺钱,这导致大量资金追逐稀缺的标的,导致估值过高,这并不利于进行长期投资。谈及年底的布局,他表示,会采取均衡配置,三成左右的仓位配置成长股,另外三成左右的仓位配置估值便宜的蓝筹股。”
【基金经理观点】
南方基金史博:注册制对资本市场具有深远意义
史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境内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年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国际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2月至今,任南方绩优基金经理;2014年2月至今,任南方新优享基金经理;2015年9月至今,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
A股发行将进入注册制时代。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注册制的相关草案的决定。草案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有关部门将制定相关规则,在公开征求意见后实施,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笔者为此专访了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史博。
笔者:为何需要推出注册制?
史博:关于注册制改革,市场预期已久、意义重大。首先,这是证监会进一步简政放权的重要体现。注册制以及相应配套的惩罚机制和可操作的退市制度,是对市场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利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其次,资本市场的属性决定了其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从这一点而言,注册制的现实意义重大。此外,无论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还是从创业创新的路径看,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作用,而注册制获批无疑将成为鼓励“双创”的重大举措。
公募基金:注册制推出符合市场预期 长期利好A股
注册制的脚步渐行渐近,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首次明确了将在两年内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随后,证监会也在官网第一时间表态称,将“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部分公募基金表示,根据推测,注册制最快可在明年3-4月份正式推出。推进过程预计循序渐进,对市场冲击有限,长期来看,利好资本市场,而个股估值可能出现分化。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