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基金称A股明年逐步实现震荡牛市 蓝筹及小盘股均有机会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高方方 2015-12-28 09:32: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A股将逐步实现震荡牛市,震荡来源于估值提升后市场波动加大。市场风格总体仍将呈现蓝筹和成长轮动的格局,蓝筹股和小盘股均有机会

上周(12月21日~12月25日)周四,沪指3600点失而复得。创业板指数日内则完成完全反转,市场关注重点集中在中小盘个股上,市场在“二八”和“八二”之间转换。年末资金面趋紧加剧存量博弈,在“钱多+资产荒”背景下,明年1月上旬,大股东禁售解禁等因素,行情预期仍需要保持一份谨慎。

同时,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新股上市,国家队的开始退出等均对短期资金面的供给产生不利影响,市场人士指出,目前资金波动受短期因素干扰较多,随着央行短期对冲操作以及经济偏弱、整体资金需求不强,与以往相比今年年底资金面将较为平稳,资金面状况较为良好。

还有分析表示,国债收益率连续下跌,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再加上年底最后一批IPO新股影响,短期利率有所上升。IPO明年启用新规则后,无需冻结资金,对市场资金面冲击可谓强弩之末。再加上短期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净投放进行对冲操作,年底资金面应无大碍。

临近年末,对于2016年的行情,大部分基金对2016年A股市场总体偏乐观,A股将逐步实现震荡牛市,震荡来源于估值提升后市场波动加大。市场风格总体仍将呈现蓝筹和成长轮动的格局,蓝筹股和小盘股均有机会,但驱动因素不同。同时,2016年A股发行也即将进入注册制时代,注册制以及相应配套的惩罚机制和可操作的退市制度,是对市场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利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也有机构表示,短期来看,围绕美国加息的一系列短期博弈的过程已经结束了。总体来说,中期市场会继续向上冲一下,在利好因素相对比较多的明年春季之前,市场有可能会去试探一下4000点。但短期需要注意两点风险:一是注意略微的增量资金入市和获利了结资金的博弈状况;二是其他几个市场的走势是否与市场对美元加息之后的判断一致。

债券市场方面,也有基金表示,债市的机会在明年上半年。整体来看,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全年,货币大概率会维持在相对宽松的局面,有利于债券市场继续走牛。

基金看市:交银施罗德基金:明年市场或将维持宽度震荡

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示,展望明年宏观经济层面,波动性或不大,明年上半年或将以去产能为主。具体到投资建议方面,预计2016年流动性将维持宽裕,但是货币政策边际力度将减弱,同时杠杆配资清查,市场估值提振幅度或不及2015年;但是这次会议同样提及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同时政府对于股东利益也较为注重,因此预计大跌概率亦较小。

整体来看,明年市场或将维持宽度震荡,宏微观数据超预期企稳反弹或将成为市场阶段性主要矛盾以及风格切换的催化剂;改革和转型下代表新兴行业的成长标的仍然是主战场;此外,这次会议提到的地产、公用事业、基建、交运、金融等板块可能因政策催化出现阶段性行情。

南方基金:A股市场将逐步实现震荡牛市

南方基金表示,2016年A股发行即将进入注册制时代。注册制改革市场预期已久,意义重大。注册制以及相应配套的惩罚机制和可操作的退市制度,是对市场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利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无论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还是从创业创新的路径看,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作用,而注册制获批无疑将成为鼓励“双创”的重大举措。

2016年A股市场回归牛市的动力仍存在,上涨逻辑是利率不断下行和“资产配置荒”。一是整个经济中利率水平仍在下降,而我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过百万亿元,大类资产配置会倾向于权益类资产投资;二是经济改革转型加速推进,改革红利的释放提升许多受益产业的估值水平;三是宽松货币政策逻辑未改变,未来一年市场流动性充裕。

展望2016年全年,A股市场将逐步实现震荡牛市,震荡来源于估值提升后市场波动加大。蓝筹股和小盘股均有机会,但驱动因素不同。近期险资频频举牌地产、金融、消费等领域优质蓝筹股,根本原因是在低利率背景下,蓝筹股的分红收益率很有吸引力,预计在2015年底上演的上市公司控股权之争可能在2016年更常见。

长盛基金张帆:明年债市机会在上半年

“买债券与投资股票在投资基本面的逻辑上是有区别的。投资股票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买债券则是看它未来会不会出现恶化。”长盛基金债券型基金经理张帆表示,简单地来说,一个是找亮点,一个则是找缺点。

谈到债券市场,近期被提及的热点便是信用债违约频频,大多发生在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由于过剩行业风险的暴露,不景气的公司债券成了“烫手山芋”。

整体来看,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全年,货币大概率会维持在相对宽松的局面,有利于债券市场继续走牛。从年末来看,中国经济仍然还处于在寻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过剩产能要出清,即供给侧改革;另外一方面是要关注“有保有控”中的“保”增长措施,中国经济体量大,需要考虑到社会的稳定,不能一滑到底,就不能让其完全市场化出清。

展望明年,债市的机会在明年上半年。首先是季节性因素,投资机构都会从上半年开始配置;此外,明年若权益市场全年不启动,债市机会比较多,启动得越早,债券的牛市资金会越早被分流,逐渐从债牛转向股牛;倘若股市是慢牛,这一转变过程会慢一点,维持利率低位震荡的局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