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基金业两大“龙头”隔空争辩谁排第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王丹 2016-01-27 08:04: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规模向来是口碑最好的背书,“龙头老大”自然也是与“业绩冠军”齐名,历来作为各家基金公司品牌宣传的最大杀招。

1月26日,基金行业突然出现历来未有过的争论,两家基金公司隔空辩论,谁的规模在2015年末排名第一。

争端来自于一大早两条行业稿件在社交媒体火起来,一条来自天弘基金,“含专项专户,其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10742亿元,成为国内基金业历史上首个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天弘规模和用户数蝉联行业第一”。另一条来自华夏,“截至2015年底,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总和达8644亿元,已超越天弘,重登行业龙头的宝座。”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是基金业的龙头老大?

2015年已经收官,日前,公募基金2015年四季报也已披露完全,随之,该行业展现出来的一些最新动态,亦层层浮出水面。

毋需置疑,2015年称得上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年,虽然A股市场难免磕磕绊绊,但公募基金整体上还是取得了业绩和规模上的双丰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到8.4万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85.15%。天相投顾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全年,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达7146.92亿元。两者都是该行业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

而按照往年惯例,待上一年的基金四季报出炉后,各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变化尤其受到关注,今年更是如此,行业“老大”之争如火如荼,是天弘,是华夏,还是易方达?各有不同说法。

对基金公司而言,往往基金规模的增长意味着公司盈利的增大,所以管理规模的多少直接体现的是基金公司的行业地位。

据天相投顾的统计,2015年,华夏基金其实是“最赚钱”的基金公司,其旗下各类基金去年全年合计盈利505.42亿元。其次是嘉实基金,盈利492亿元;汇添富、易方达、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分别以394.14亿元、385.87亿元、356.34亿元和312.79亿元的盈利跻身前六;随后的四家盈利“前十”是天弘基金、中邮创业、工银瑞信和博时基金。

不难推断,“前十大”规模的基金公司也将会大多出自于此,那么,谁是行业“霸主”呢?

1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若除去子公司业务规模,华夏基金已实现“王者归来”,截至2015年底,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总和达到8644亿元,已超越天弘基金,重回“老大”宝座。

据公开信息显示,含子公司业务在内,天弘基金2015专项专户规模有4003亿元,而含余额宝在内的公募产品规模为6739亿元,若单从公募产品角度,其实,行业“老大”依然是归属天弘基金。华夏基金以5902亿元位居第二,易方达以5760亿元位居第三,工银瑞信、嘉实、南方、广发、建信、中银、汇添富位居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公募基金行业,评价基金公司综合竞争力还有“全效资产”一说,因为货币基金规模折算成全效资产的比率较低,对基金公司利润贡献度较小,因此,基金公司公募规模排名通常还看剔除货币基金后的数字。而若这样排名,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名单,2015年位居行业老大地位的则是易方达,其公募业务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为2704亿元,其次是华夏基金,规模为2206亿元,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规模也均超过了2000亿元。天弘基金则不在前20名之内,截至去年底,余额宝规模为6207亿元,仍占该公司公募产品规模的九成以上。

此外,“国家队”五只基金各400亿元,对华夏、嘉实、招商、易方达、南方的“贡献”不小,若除去这部分,工银瑞信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将上升到第二位,超过华夏基金。

比的是什么?一场口水仗,争来争去,各取所需,都是赢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