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这些基金为何巨亏?产品结构指数基金占比较大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作者:桂浩明 2016-04-24 11:17: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最近公布的公募基金2015年年报显示,绝大多数公募基金业绩良好,取得了不菲的盈利,给基金持有人以可观的回报。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几家基金去年出现亏损,有的亏损额高达上百亿元。如此巨额亏损,不能不引起基金持有人的关注,对此状况也确实有研究的必要。

尽管去年股市出现很大的震荡,但就全年而言,股指总体上还是上涨的,只要不是过度使用杠杆,以及盲目追涨杀跌,投资者一般来说还是能够有所收益,那么,为什么会有基金出现巨亏呢?

分析显示,这些业绩出现亏损的基金公司,其产品结构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指数基金占比比较大,尤其以分级基金为大头。众所周知,现在绝大多数指数基金都是被动投资模式的,其盈亏与指数的涨跌存在极高的相关度。由于需要保持较高的仓位,同时所交易的品种又都是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因此一旦股市下跌,相关指数走弱,亏损就很难避免。而又因为这些指数基金普遍是在股指不断上涨的时候得到净申购,如果基金经理采取比较激进的操作策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仓,那么在行情调整时,损失就会很大。

分级基金其实就是一种杠杆产品,其设计通常是参照了顺周期调整的模式,行情越涨,它就会不断地维持高杠杆,而一旦下跌,又会去降杠杆,由此形成的追涨杀跌模式,在市场剧烈震荡时,的确对净值会形成很大的杀伤力。再加上使用杠杆所带来的绩效放大因素,所以一轮行情下来,业绩出现巨额亏损,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指数基金,特别是分级基金,去年出现巨额亏损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说,所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其在对行情的判断是否准确,操作行为是否适当等方面,都有反思的余地。但是,作为一个被动投资的产品,管理人员在操作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也就是说,即便是基金管理人做到了勤勉尽职,但是基于这类产品的特点,在行情剧烈波动,特别是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显然很难规避。换言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指数基金,特别是其中带有杠杆的分级基金,其运行与之存在着某种不适应。这种格局,恐怕也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化解。因此,准确地认识指数基金,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注意回避其弊端是必要的。简单而言,对于指数基金,特别是有些行业、题材类的非宽基指数基金,应该研究其市场容量,在发展规模上要有适当的控制。同时,在基金条款的设计上,也要有相应的风险控制内容。去年下半年,管理层鉴于分级基金运行中所出现的种种乱象,果断暂停了新的分级基金的发行,这是很正确的。基金产品的设计与发行,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与市场大环境相协调,如果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盲目做大规模,结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这次几家基金所出现的业绩巨亏,对此是敲响了警钟。

去年的“股灾”过后,大家都在总结经验教训。几家基金的巨亏,就是很值得大家来总计,这其中涉及到的产品结构等问题,需要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下来细细审视。应该说,我们的很多基金产品是参照了海外成熟市场的模式搞起来的,有的取得了成功,也有的水土不服。指数基金究竟怎么样,分级基金到底行不行,经历了去年的行情,现在也许是到了进一步思考,并且下力气去完善它们的时候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