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发起式基金成吸引委外“捷径” 半数规模不到2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姜沁诗 2016-11-07 08:20: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迷你基金的增多引发业内人士的众多关注。记者梳理近期披露的基金三季报发现,截至三季度末的迷你基金中,发起式基金占据很大一部分。但从业绩上来看,发起式基金并不理想,甚至落后于整体水平。对某些次新基金公司而言,想要吸引委外资金,就必须尽快完善自身产品线,而由于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比普通基金要低,发行发起式基金便成为了“捷径”。但同时,目前发起式基金有半数规模都低于2亿元,已成为清盘风险较高的一类产品。

吸引委外“捷径”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4日,今年以来全部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1.56%,中位数为1.4624%;而发起式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2.65%,中位数为0.38%。从今年的业绩来看,发起式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不如其他普通基金。

“利益捆绑”其实是发起式基金最大的特点之一,而从业绩表现上来看,这一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判断并未起到激励作用。有业内人士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在于发起式基金的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利益捆绑,从而间接导致许多发起式基金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相对保守。

从2012年开始出现发起式基金,到2015年出现发行井喷的态势,而今年也延续了上一年的发行热度。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171只发起式基金(分级合并统计),其中,有42只为今年成立,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且从时间上来看,发起式基金的发行有逐渐增多的迹象。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共有18家公司发行发起式基金,而发行最多的公司为广发基金,前后共发行9只产品,而南方也发行6只基金。其余16家基金公司中,除个别之外均为次新基金公司。

一位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公司一直都在争取委外资金,所以为了尽快完善自身产品线,便选择了通过成立发起式基金的方式。

据悉,想要进入银行白名单,需要对各家基金公司的资金管理规模、历史业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研究能力等方面打分,综合得分高的公司才能进入白名单,而产品线是否完善,也被一些银行列入了考虑范围之内。

从相关规定来看,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要比普通基金低一些,更容易成立。据悉,发起式基金的募集规模要求不少于5000万元、募集人数不少于200人,而普通基金的募集规模则需为2亿元。

规模小清盘风险高

一方面多家公司积极成立发起式基金,但另一方面,其整体规模偏小也受到极大关注。由于发起式基金清盘的规定和普通基金不同,记者解到,他们并不担心基金规模的问题。“虽然现在规模较小,但是离规定的时间还很早,到时候临时冲一下规模,很容易就能摆脱清盘的风险了。”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发起式基金在成立3年之后,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的,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且不得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而记者统计发现,三季度末规模偏小的发起式基金,多为今年或者去年成立,离三年的期限较远。

但从清盘的数据上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共有47只基金清盘,其中有9只为发起式基金。在这9只清盘的发起式基金中,也有成立不满三年就清盘的基金。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于2015年8月成立,并于10月14日正式到期,成立年限为1.19年,到期规模为0.61亿;长盛添利60天理财于2012年11月成立,并于2015年5月到期,成立年限为2.49年,到期规模为0.18亿元;申万菱信定期开放于2013年3月成立,并于2015年5月到期,成立年限为2.12年,到期规模为0.48亿元。

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是一只指数分级发起式基金,其A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为4.70%,B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则为-1.96%。相关资料显示,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于今年9月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并投票通过了《关于终止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分级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该议案显示,清盘的原因是出于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考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