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发行提速 券商资管系公募基金三季度发行10只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章子林 2017-10-16 09:15: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三季度共发行10只产品。其中,3只属于混合型基金,其余7只均为债券型或货币型等低风险类产品。

随着长江资管旗下债券基金在各大渠道开始发售,今年以来,已经有16只券商系公募基金问世。特别是自第三季度以来,较以往的发行速度有明显提升,共发行10只,发行数量占前三季度发行总数的62.5%。不过,从整体来看,券商公募系产品类型仍然较为单一,多为低风险产品,试水现象较为明显,要想在公募基金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还得加强主动管理能力,苦练内功。

发行加速

三季度发行10只产品

自新《基金法》实施以来,券商大集合产品停止发行,各家券商纷纷设立一级部门或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目前,获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资管共有12家,包括东证资管、浙商资管、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汇金、东兴证券、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和华泰资管。

据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这些获批的券商或资管子公司,旗下已成立与正在发行的公募产品共有16只。其中,一季度共2只产品,二季度4只产品,三季度发行速度则明显提速,也更为集中,共有10只产品问世。具体到月份来说,4月有2只产品发行,1月、3月、5月、6月各推出1只产品。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是8月,有5只产品。

记者发现,三季度推出的券商资管系公募基金产品分别出自长江资管、国都证券、渤海汇金、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和华泰资管等6家公司,其中,长江资管以3只产品的发布数居首位,中银国际证券以2只产品次之。

不过,虽然三季度发行明显提速,但类型依然较为单一。10只产品中仅有3只属于混合型基金,其余7只均为债券型或货币型等低风险类产品,券商的研究和主动管理水平没有得以充分体现。

事实上,券商对公募牌照资格的争夺仍然积极。据了解,国金证券和齐鲁资管已分别于去年10月和12月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申请材料,意味着券商系公募即将迎来扩容。其中齐鲁资管已在今年9月14日获得第二次反馈意见,进展较快。

券商资管仍需投研“护航”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市场热点频现,股指震荡走高,而要掘金震荡市,做好资产配置则必不可少。

相比于高风险收益类型的资管产品,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成为多数券商系试水公募市场的选择,比如华泰资管、渤海汇金今年发布了旗下第一只公募基金,均是以货币基金切入市场,其中华泰紫金天天金货币ETF还是券商资管行业首只货币ETF;长江资管8月以来发的3只产品中有2只债基和1只货币基金;东证资管8月22日发行的也是1只货币基金。

当然,这也和今年的市场情况相关,“受益于上半年资金面偏紧,今年货币基金成为大热门。为了契合当下的市场风格,券商资管在试水公募市场时,更热衷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沪上一家中型券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曾指出,券商资管通过资管计划长期积累的客户,更多是机构客户以及一些高净值客户,专注于绝对收益,产品同质化较高,相比耕耘多年的公募基金而言竞争优势不强,想要有所突破还需要找准定位。

事实上,券商系核心竞争力投研优势确实没有在其产品业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此前通道业务繁荣,券商拿公募牌照的动力并不在做主动管理类产品,对公募产品的研发投入并不大。

不过,随着近一年来监管层对通道业务的限制,券商资管已经在努力向主动管理转型。不到半年时间,券商资管总体规模就已经缩水1.1万亿。此外,为了做大公募业务,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券商系从基金公司挖角过来担任基金经理的不下十人,借以填补过去在主动管理人才上的短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