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大比拼!北京、上海、深圳 谁是公募基金最大聚集地?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刘芬 2018-01-15 07:43: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上海、深圳,中国金融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城市,也是聚集基金公司最多的三个城市。随着2017年公募管理规模、产品业绩等数据的陆续公布,京沪深三地的公募行业规模相关数据陆续浮出水面。中国基金报记者综合海通证券、统计数据、基金公司年报等公开数据发现,截至2017年底,注册在京沪深三地的基金公司数量达102家,包含获得公募业务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剔除货基规模,京沪深三地的公募管理规模为4.1万亿元,若把货币基金计算在内,管理规模则达到8.4万亿元。

基金公司扎堆注册在上海

中国基金业在2017年的一大趋势是获批的新基金公司越来越多,除去获得牌照未发行产品的新基金公司,截至2017年底,中国的各类公募管理人达122家。对他们来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最具吸引力。其中首选地是上海,统计数据显示,京沪深三地的基金公司注册数量达102家,其中,53家基金公司注册在上海,占半数以上;注册在深圳的基金公司为27家,约为上海的一半;注册在北京的基金公司数量仅为22家。

具体看三地基金公司的规模情况,22家注册在北京的基金公司中有3家大型公募,分别为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建信基金,中型基金公司2家,分别为泰达宏利和中邮基金。53家注册在上海的基金公司中有3家大型公募,分别为嘉实基金、中银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管理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中大型基金则有11家,500亿以上的中型基金公司10家。27家注册在深圳的基金公司在有5家大型公募,分别是南方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和银华基金,1000亿以上的中大型基金公司3家,分别是大成基金、民生加银、平安大华,500亿以上的中型基金公司2家,分别是前海开源和中融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中办公地址与注册地不一致的情况也不少见;不少基金公司选择注册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实际办公地址都选择了北京。比如嘉实基金给人的印象是在北京多年的基金公司,其注册地却在上海,银华基金、长盛基金也都在北京发展多年,注册地却是在深圳。

因而从注册地的维度来统计,上海无论在基金公司数量方面,还是在公募管理规模方面等,上海均远超北京、深圳,上海可谓是中国基金业的龙头。

京沪深公募管理规模8.4万亿元

对于京沪深三地的公募管理规模情况,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一个是包含货基的总规模,用数据统计;一个是根据海通数据统计的剔除货基的总规模。以注册地划分而统计,上海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远胜于北京、深圳。

首先看包含货基在内的京沪深三地公募管理规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地区22家公募的基金管理规模为1.7万亿元,上海地区53家公募的管理规模为3.8万亿元,深圳地区27家公募的管理规模为2.8万亿元。京沪深三地公募管理规模共计8.4万亿元。

再看排除货基的京沪深三地公募管理规模。海通证券2017年度的基金规模数据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的非货基管理规模为6842.96亿元,上海地区的非货基管理规模为2.2万亿元,深圳地区的非货基管理规模为1.3万亿元。京沪深三地的非货基公募管理规模共计4.1万亿元。

无论是包含货基的总规模还是剔除货基的管理规模,上海地区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均在三地在有比较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统计货基规模在内的话,上海的公募管理规模在京沪深三地中占比为45.78%,而排除货基规模统计的话,上海的公募管理规模在三地中的占比上升到了52.44%。

深圳最赚钱的基金公司数量稳步上升

那么哪些地方的基金公司盈利状况更好呢?为了直观地表现基金公司的业绩情况,记者根据公开财报数据只统计了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在京沪深三地的分布情况。由于基金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并不是所有公司的业绩都可查,从已披露的基金公司业绩数据看,2012年有25家基金公司的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2013年为28家,2014年为29家,2015年达到41家,2016年也是41家基金公司进入亿元俱乐部。

从近五年的业绩数据看,北京地区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数量有四年稳中有升,2016年由2015年的7家降至4家。上海地区创收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在2012年至2014年小幅下降,2015年则呈现爆发增长,2015年一年内新增10家基金公司创收亿元以上,由2014年的8 家上升到18家。深圳地区净利润在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数量逐步上升,近五年由10家增加到了13家。

具体看的统计数据,北京地区2012年至2016年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数量分别为3、4、5、7、4;上海地区净利润在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数分别为10、9、8、18、19;深圳地区近五年净利润在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数分别10、11、12、12、13。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2015年股灾和2016年初熔断的洗礼后,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基金公司赚钱能力强劲,近两年净利润迈进亿元俱乐部的基金公司仍在增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