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多种方式获取牌照 券商发力公募基金业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赵中昊 2018-10-26 08:34: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继2017年底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后,中泰资管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将于11月发行。至此,中泰资管的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获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券商获批公募基金牌照的数量较以往有所增加,形式上以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为主。业内人士认为,券商作为公募基金的后来者,受制于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优势,公募业务虽然发展缓慢,但也不失为券商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

多家券商“染指”公募基金业务

近期,东方财富证券全资设立的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意味着东财正式获得公募基金牌照。而在今年6月,湘财证券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湘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2月,华融证券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子公司——华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上述基金公司均由券商100%全资控股。

业内人士透露,券商出资设立基金公司有助于实现风险隔离,摆脱券商的行业监管束缚。

记者梳理发现,券商申请公募牌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由券商申请公募基金资格,以华融证券、国都证券等为代表;二是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由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以上海东方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等为代表;三是出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以来以湘财基金、华融基金等为代表。

除去上述3家券商以出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形式在今年获得公募牌照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8年以前,直接由券商或者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形式获取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还有长江证券资管、中泰证券资管、渤海汇金证券资管、财通证券资管、上海东方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浙商证券资管、山西证券、华融证券、北京高华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东兴证券和国都证券等。

证监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待审批的有42家,其中包括东兴证券和联储证券两家券商正在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此外,华林证券则在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

业务转型新方向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0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其中,仅9月以来就有4家新的公募基金公司获批。今年以来总获批数量为近5年以来之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141家,按照股东的机构背景可分为券商系、信托系、保险系、银行系、私募系和个人系等模式,其中券商系有65家,占比最多。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券商青睐公募牌照,是资管新规之下的自然选择。公募业务不仅会拓展券商资管的产品线,拓宽券商资管客户群,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同时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还能为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从海外券商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作为创新券商的嘉信理财,还是传统老牌券商瑞银集团,都非常重视财富管理业务。包括国内的传统券商,比如华泰证券、中金证券等都在加大对财富管理业务的投入。对于那些在产业发展逻辑和趋势上将财富管理作为最终业务形态的券商而言,公募牌照的获得有望加快其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演进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与整体市场水平相比,券商资管的公募业务成长略显缓慢。有券商资管人士介绍,券商资管的业务链条繁复,此前多专注私募业务,兼有定向、专项、集合以及公募基金等多样化金融产品,公募业务成为一些券商资管的“软肋”,但是其未来转型方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