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重仓 - 正文

年底公募规模战打响 债基取代货币基金成绝对主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2018-11-27 08:19: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临近年底,公募基金的“规模战”逐渐升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基金公司拼规模的主力是一向不被重视的债基,债券ETF品种表现尤其亮眼,而传统的货币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因为收益率下行和权益市场低迷被双双摒弃。分析人士认为,债券基金近期发行火热,但债券ETF基于“强者恒强”的特点或成为大公司的专属利器,中小公司可从中短债基金等方面另辟蹊径。

债基成年末发行“明星”

近一个月,债券基金成为发行市场上绝对的主力。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成立的137只基金中,债券基金占了半数以上,其中发行总份额超过10亿份的基金共有18只,债券基金就达15只。广发中债1-3年国开债指数基金A发行规模高达213亿,占据榜首;国联安增富和国联安增裕一年定开债发行规模均是50亿左右;南方1-3年国开债A规模达45亿份;南方吉元短债(合并A/C份额)发行规模高达52亿,银河睿丰定开发行也超过20亿。

不仅如此,在即将发行的15只基金中,债券基金也超过半数,其中短债类品种占比最多,包括新华鑫日享、银华安丰中短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富恒嘉短债等等。“一面倒”的现状与去年同期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三分天下”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债券ETF品种尤其受到大资金的追捧。广发1-3年国开债指数基金原计划募集期为11月12日至12月12日,因机构认购热情较高,仅发行1日就结束募集,成为国内首募规模最大的债券指数基金。南方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也是提前结束募集。此外博时、中银等多家公司正在抓紧布局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今年来增长率达6.08%,2011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73%。

大小公司不同扩张路径

分析人士表示,债券基金发行的火爆,首先源于今年债市的走牛,使得债基的收益率颇具吸引力;其次临近年末,基金公司频发产品冲击规模,货币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因为收益率下行和权益市场低迷被资金摒弃,风险小于股票基金、收益率又高于货币基金的债基自然成为资金的首选。

债券基金备受追捧也折射出投资者的谨慎心态。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债券基金今年来平均净值增长率达4.28%,远超同期股票型、混合型、QDII、FOF及货币基金收益率。鹏扬基金认为,宏观基本面仍十分利好债市。从经济周期看,产出缺口从繁荣顶点走向回落阶段,信用收紧对需求形成抑制,经济增速仍有下滑压力。在低增长、紧信用、宽货币的背景下,预计债市慢牛将继续,无风险债券极具配置价值,中短端债券则具备相对优势。

虽然基金公司都在努力充实固收类产品线,但大公司和中小公司走出了不同的扩张路径。固收投资能力较强的公司在债券ETF方面发力凶猛,而中小公司则以发行中短债基金为主。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债券指数基金虽然受到大资金追捧,但是指数基金向来有“强者恒强”的特性,对指数类产品的长期管理经验、跟踪误差控制、机构服务能力以及做市商交易流动性等等都构成隐形门槛,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参与。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借着债市走牛的“东风”发行中短债基金同样能够实现规模增长的目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