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金 - 基金分析 - 正文

熊市出现奇特一幕:聪明钱不断买出“爆款”基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2018-12-10 09:13: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A股市场的估值底部区域,聪明钱不断涌入,买出爆款基金。工银瑞信12月8日公告称,旗下上证50ETF发行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13.50亿元,成为年内第5只首发规模超过百亿的ETF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产品有效认购总户数仅为8037户,这意味着,户均认购高达141.2万元。业内人士认为,从户均认购高达百万级的规模来看,无疑是机构资金在大量买入。

据悉,工银瑞信上证50ETF联接基金也将紧随其后发行,发行期从11月22日到12月20日。上报的产品信息显示,工银瑞信接下来还将在宽基类产品布局方面有不少动作。

事实上,加快扩张指数基金管理规模的大型基金公司不止工银瑞信,从审核进程来看,易方达基金上证50ETF也获得受理。与工银瑞信相比,易方达的指数基金管理规模达477亿元,如果在上证50ETF方面再有所突破,行业领先位置将更加稳固。

2018年,可谓是ETF基金大爆发之年。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全市场股票型ETF场内流通份额达1514.53亿份,较年初710.90亿份已翻倍,产品数量也由年初的111只上升至140只。

据悉,华夏基金旗下权益类ETF规模超过1050亿元,成为境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华夏上证50ETF的规模增长也超过80亿元,截至三季度末规模达413.06亿元。

多家大公司强势布局ETF产品,原因是什么?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认为,指数基金之所以在2018年受到市场青睐,有五大原因:一是市场有效性在提高;二是A股的机构化时代正在到来,在机构化的大潮中,指数化投资开始真正为机构所运用,工具性的特点开始展现;三是权益市场的选择难度加大,指数产品简单、直观、透明、低费,有特殊的魅力;四是银行理财净值化,在30万亿元理财产品向净值化产品迁移的过程中,指数基金是最简单、快速的选择;五是A股市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指数化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大公司年内频频布局指数产品也跟养老目标基金的推进息息相关。“当前国内指数基金占非货币类公募基金的比重始终在10%上下,发展空间很大,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机构、养老基金、FOF等长期资金的壮大,为ETF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作为费率低、运作透明的底层资产,ETF也有望成为养老产品资产配置的首选。而配置自己公司的指数产品,无疑在费用、运作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上证50又是市场上最重要的指数之一,除却年底冲规模的因素之外,这也是大公司加速布局该类产品的动力之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