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国投瑞银瑞泰多策略混合C基金公布二季报,2024年二季度最新规模0.02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3.76%。
从业绩表现来看,国投瑞银瑞泰多策略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4.7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119/2227,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11.91%。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8.88%,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8.88%。

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投瑞银瑞泰多策略混合C基金2024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02亿元,较上一期规模203.01万元变化了33.8万元,环比变化了16.65%。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43.15%,债券占净值比53.97%,现金占净值比1.2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29.12%,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核电(601985),持仓占比为5.21%。
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

国投瑞银瑞泰多策略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杨枫。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杨枫已从业3年又21天,2023年5月27日正式接手管理国投瑞银瑞泰多策略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6.79%。目前还管理着8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国投瑞泰LOF(161233),季度净值涨幅为3.78%。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二季度债市涨势依旧,长短端出现分化,曲线变陡,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利率债方面,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8bp,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8bp,30年期国债利率仅下行3bp。信用债方面,各期限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1年期、3年期AAA信用债利率分别下行31bp、37bp。二季度资金面平稳,货币政策也没有实施进一步宽松的动作,但在债券发行节奏偏慢、取消手工补息影响下,债券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加剧。在此背景下,央行多次公开对当前债券利率水平过低表达了担忧,官方表态延缓了长端利率的下行节奏和幅度,并导致交易配置资金转向中短端品种,期限利差扩大。报告期内本基金增加了中长久期债券品种的配置。转债市场二季度先涨后跌,结构分化明显。报告期内本基金对个别银行转债实现止盈卖出,转债仓位下降。中证转债指数二季度上涨0.75%,一方面,高评级、大市值转债个券表现尚可,另一方面,投资者对部分转债发行人的财务质量、偿付能力乃至退市风险的担忧大幅上升,部分低评级、低价券跌幅较大,“下有底、上不封顶”的传统转债定价信仰已被打破。在当前股市环境下,大部分转债个券的看涨期权始终处于深度虚值状态,期权的时间价值也在逐渐耗散。转债的债底或利息收入可理解为卖出公司看跌期权的收入,当市值大幅下跌、信用评级下调或财务问题暴露后,卖出看跌期权反而会给投资人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很多低价券的波动率过大,不能简单类比为信用债进行持有,如何给其定价也超越了不少投资者的能力范围。后续转债投资策略继续“缩圈”,聚焦定价合理、信用资质和基本面过硬的品种。二季度股票市场先涨后跌,结构继续分化,沪深300指数二季度下跌2.14%,全A指数二季度下跌5.32%。报告期内本基金股票持仓结构基本平稳,部分个股小幅止盈。一季度GDP增长5.3%,宏观经济表现强韧,但一季度整体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情况要弱于GDP数据。出于对竞争环境、价格水平和地缘风险等因素的持续担忧,投资者调低了资本回报率的预期,从而导致总量数据的暖风未能吹到股票资产的表现上。虽然国内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但A股只有少部分标的能够获得“低利率映射”,享受估值抬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低。价值方面,股票市场对长期确定性的追逐仍在延续,泛公用事业类的标的成为不少绝对收益投资者的底仓品种。成长方面,“能否角逐全球市场”成为上市公司实现下一轮成长空间的重要评判标准,兑现的手段包括产品出口、产能出海和绑定海外大客户。高股息投资蔚然成风,不少上市公司响应号召加大对投资者的回馈力度,高股息标的会越来越多,高股息内部也会加大分化,不能一概而论,如内需型高股息、资源类高股息、公用事业类高股息等等。本基金在未来投资中将进一步做好股票内部分类和资产配置,力争穿越周期,实现收益。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