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公布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最新规模10.82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0.02%。
从业绩表现来看,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2.7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741/1063,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4.0%。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18%,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13.69%。

从基金规模来看,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2024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0.82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0.78亿元变化了350.69万元,环比变化了0.33%。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10.86%,债券占净值比97.94%,现金占净值比2.27%。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8.2%,第一大重仓股为长江电力(600900),持仓占比为1.6%。

万家增强收益债券现任基金经理为陈奕雯 束金伟。其中在任基金经理陈奕雯已从业5年又249天,2022年7月14日正式接手管理万家增强收益债券,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6.5%。目前还管理着17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万家惠利债券A(016421),季度净值涨幅为1.22%。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债券部分:回顾市场,三季度债券资产整体以上涨为主,季度末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经济结构转型仍在推进中,传统部门出清继续压制总需求,价格信号仍向下,并逐步有对实物量产生影响的迹象;微观主体信心仍不足,杠杆意愿偏弱。市场上涨过程中的波动仍然主要与央行行为有关:7月初央行公告向一级交易商借券,市场短暂恐慌后重回上涨,8月初大行开始在二级市场卖出长端国债,短期内对市场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冲击,但若干交易日后,卖券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也逐渐趋于平静。至9月,市场对政策的关注度再次提升,下旬,央行打响政策加码第一枪,降准降息之外,也设立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股市给与正面回应,此后政治局会议对经济领域核心问题进行了回应和部署,各部委积极响应推出职能范围内的增量政策,权益市场估值快速修复,债券市场波动迅速放大,收益率上行、利差走阔,公募基金赎回压力有所放大。运作方面,考虑到套息利差持续收窄,本基金三季度降低了杠杆水平,为应对市场波动,久期水平也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了偏积极的仓位,并适当参与了波段交易。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债券市场波动性仍可能维持高位,但尚无转熊的担忧。近期政策面已经出现显著的态度变化,资本市场整体给与了积极回应,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加码的方向确定、力度不宜低估,这种情况下经济逐步见底企稳的概率正在增加,后续进入政策落地及效果检验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基本面改善的预期难以证伪,市场预计较难重新形成悲观预期驱动收益率趋势性下行。但收益率趋势性上行则需要看到基本面企稳的确定性信号,当前距离这一节点仍较远。中短端的确定性强于长端,主因经过三季度末的市场摩擦,各类利差水平均明显恢复,当前有一定保护,又考虑到货币政策仍处在宽松周期,资金价格难以系统性走高,资金对于中短端收益率存在牵引作用。本基金将持续积极关注市场机会,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为持有人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权益部分:诚然2024年9月底政治局会议的系列政策确实提振了资本市场,但本轮行情如此迅猛一个重要原因是央行行长在9月24日会议上对”互换便利"和"回购贷款"这两个新设立的工具的表述:“3个5000亿和3000亿”、“只能投资于股市”。这一表述被自媒体曲解为“央行亲自下场买股票”、“国家通过定点注水股市的方式来改善消费、对抗通缩”,并通过新媒体在散户中间广为传播。被这一消息影响的民众或出于不参与股市自己资产就会被摊薄的担忧、或是在三年疫情两年通缩的压抑下决定不如趁机奋力一搏,从而引发了巨大的入市冲动。但这种民间传播的解读是对央行政策的误读。第一,这两个工具并不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央行也没有亲自下场买股票。“互换便利”的对象主要是保险和券商的自营资金,其配置思路稳健为主,主要配置债券,权益仓位本来就未打满;对于“回购贷款”,如果大股东要套股息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几个点的利差,代价是还要面对股价本身的高波动率。这两个工具本质只是起一个托底作用。第二,自媒体宣传“国家通过定点注水股市的方式来改善消费、对抗通缩”的说法,实为倒果为因、操纵人心,央行如果要提高其负债,大可以直接给老百姓降低税费、改善民生,通过注入股市再通过股价的涨跌进行二次分配,只会加剧贫富差距的分化,反而进一步加剧通缩。庆幸的是国家通过官媒对这一政策的补充解读及其他手段进行了冷却降温,市场的阶段性回调反而是好事,如果快速涨上去反而会打破长牛的基础。另外,市场上部分观点对央行把资产负债表压进去、并进行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有较高的期待。我们认为对财政政策不宜过度乐观。第一,造成今天CPI和PPI均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负债,即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过去加了杠杆但投向了收益不高的资产;二是收入差异扩大。而这两点可能由于过去刺激政策操作存在不足。第二,放水和财政刺激都是技术活,不是一放就万事大吉的,上一轮棚改货币化的长期效果都是值得商榷的。第三,财政收入是低于预期的、财政支出是相对刚性的,额外的财政刺激能够把缺口补上保证财政支出的稳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第四,我们更倾向于看到温和的改善民生的财政刺激,实实在在的降低老百姓的税费负担,用一定的时间、以利率下行和本币贬值为一定代价,将杠杆慢慢的去掉,这期间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本基金在本次指数上涨行情中相对被动。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企业盈利较大概率三季报会较二季报有所减弱,而二、三季报又靠的比较近,因此我们在8、9月份降低了仓位,持仓结构以红利+AI为主,并计划至少等三季报的利空释放完毕之后再考虑加仓。政治局会议政策出来之后,我们低估了散户入市的热情,我们的应对是在国庆节前进一步加仓了高股息红利(考虑到可能受益于回购贷款政策)和新加仓了消费股,将仓位有所提升,在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将涨幅较大的科技股(主要AI板块)做了减持。本次指数的快速上涨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框架,提醒我们投资需要想象力和更广阔的视角,我们后续需要做深刻的反思。不过牛市没有后视镜只能向前看,此时我们认为后市指数会区间震荡收敛,短期再做仓位大的变动意义不大,我们短期会保持仓位不动,待评估后续政策效果后再考虑方向。结构上,我们此时会回避散户入市热情带高的非银和科技板块,保持现在红利板块不动,其可能反而会受益于国家队的托底护盘动作。不过我们会积极挖掘主题投资机会,如果有新的主题机会我们会尝试参与。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