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基金公布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最新规模1.33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9.89%。
从业绩表现来看,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7.2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269/315,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5.32%。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19.9%,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59.15%。

从基金规模来看,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基金2024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33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26亿元变化了669.6万元,环比变化了5.32%。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2.11%,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5.27%。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55.96%,第一大重仓股为阿里巴巴-W(09988),持仓占比为9.35%。

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现任基金经理为单文 耿家琛。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单文已从业8年又129天,2022年1月11日正式接手管理工银香港中小盘人民币,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32.92%。目前还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工银香港中小盘美元(002380),季度净值涨幅为11.73%。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海外方面,三季度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延续走弱,但韧性仍然较强,通胀压力缓解以及增长动能放缓背景下,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较大,不过考虑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的滞后性,预计接下来3-6个月海外市场仍将在增长放缓与货币宽松交易之间波动切换。国内方面,三季度经济增长动能仍然偏弱,中采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召开时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后续政策部署均超出市场预期。整体上看,政治局会议表态对市场信心修复有积极意义。伴随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有望逐渐企稳。市场方面,三季度港股市场先是表现平稳,在9月中开始大幅度反弹,尤其9月下旬重要会议后加速反弹并创出年内新高。恒指、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9.27%、18.60%、33.69%。分行业来看,消费、医药、工业、地产等领涨,能源、原材料与公用事业落后。三季度A股先抑后扬,9月政治局会议后宽基指数快速反弹并创出年内新高。其中,创业板指和科创50在三季度领涨,沪深300涨幅也达到16.1%。分中信一级行业看,三季度非银金融、综合金融、房地产行业领涨,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靠后。风格层面看,三季度前期大盘价值风格相对占优,9月下旬后大盘成长转为占优。在过去一个季度,我们认为宏观层面发生了两个对港股市场较为积极的变化。一方面,联储的降息周期开启对港股等新兴市场的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提供了可能,目前我们也认可联储的降息路径可能并非一帆风顺,经济数据的扰动和预期的摇摆会对降息路径持续产生扰动,但是流动性变化方向已经发生了本质的逆转。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组合配置更加重要的,我们看到政治局会议对后续托底经济的积极表态。港股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持续下跌,大盘价值因子持续跑赢中小盘成长因子。但是随着以上宏观因素的缓慢变化,综合我们对目前不同风格因子、不同行业隐含定价的判断,我们认为后续中小盘成长因子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在加大。因此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我们虽然依旧重视经营稳健性、ROE水平稳定、股东回报合理、商业模式、现金流有改善预期等选股重点,同时也适当加大了对成长性和估值空间的考虑权重。而且目前部分优质的港股中小盘成长公司估值已经跌至深度的价值区间,随着港股流动性的改善和盈利预期的企稳,这部分优质成长个股的价值有望被增量资金与市场重估,从而带来丰厚的回报。综上,我们认为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的大方向已经确定,虽然企业盈利是否能确定性改善仍需观察,但是目前大部分个股估值定价背后反映的风险收益率具备吸引力。组合配置方面,我们依旧重视自下而上选股,主要配置在企业经营质量高、有安全边际的中小盘个股,同时会择机增持部分成长性更强、估值被严重低估的小盘成长股。报告期内,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为9.8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0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