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日前汇丰晋信龙头优势混合C基金公布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最新规模0.1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9.62%。
从业绩表现来看,汇丰晋信龙头优势混合C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3.0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3210/3979,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5.4%。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0.92%,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1.26%。

从基金规模来看,汇丰晋信龙头优势混合C基金2024年三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0.1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044.11万元变化了-57.78万元,环比变化了-5.53%。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3.93%,债券占净值比0.41%,现金占净值比5.84%。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33.83%,第一大重仓股为中国移动(00941),持仓占比为3.75%。

汇丰晋信龙头优势混合C现任基金经理为吴培文。其中在任基金经理吴培文已从业9年又30天,2022年9月27日正式接手管理汇丰晋信龙头优势混合C,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0.65%。目前还管理着7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汇丰晋信珠三角区域发展混合(004351),季度净值涨幅为15.4%。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通过龙头优势产品,我们争取打造一个偏向于优质企业风格的投资方案。该投资方案重点关注具有可持续的较高ROE,并且在经营能力上具有较显著的护城河的上市公司。我们相信,市场的长期价值主要通过好的企业经营得以实现。优质企业更容易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此外我们也很重视对此类优质企业做估值控制。并且在组合管理中做相对严格的行业分散和个股分散。我们管理本产品时用到的投资策略和流程是相对稳定的。主动管理虽然有管理者自主相机决策的特征,但也应该基于相对稳定的投资方案。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原理,有体现为具体规则的投资策略,并遵循相对稳定的投资流程。面对股票市场,我们一定会有因时而变的投资观点,但我们更希望投资者关注到我们对产品投资方案的坚持。这个投资方案有几个特点。首先,我们不会因为强调买好公司,而忽视对估值的控制。在投资中识别出哪个是好公司,并不是最难的。但俗话说,“好货不便宜”。如果为好公司支付很高的溢价,长期来看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投资效果。好公司还要加上估值相对较低,才更容易是好的投资机会。但这样的标的并不好找,需要我们有逆向思维,需要我们在公司及行业遇到暂时困难,或者市场整体处于低迷的时候买入,也需要我们更有耐心。其次,在这个投资方案中,我们的持仓通常较为分散。我们不希望组合的表现被某个个股的风险主导。当个股风险被分散后,龙头优势产品的表现会更多地呈现出方案的特征。这种特征相对而言容易通过类似资产配置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非常看重这一点。因为资产配置的分析方法比预测市场要更科学,成功率相对更高。我们希望龙头优势产品,可以由客户用资产配置的方式进行配置。这样会有利于客户实现收益。而不是被短期的上涨所吸引,或因为短期的下跌而却步。过去几年,上述特征在龙头优势产品中表现得比较稳定。这是我们精心设计,严格实施的结果。是对汇丰晋信“可解释、可复制、可预期”的投资理念,在产品层面的落实。这有助于我们在投资上更科学;也有助于我们的产品被投资者更容易地理解。虽然投资方案是相对稳定的,但我们会在投资方案的框架内,动态评估具有投资潜力的方向。上半年我们在本产品中有两个重点投资方向。一是重视港股中高ROE且高股息的龙头公司。此类公司主要位于公用事业和大众消费领域。第二,我们对大众消费类公司做了重点配置。到三季度末,我们依然总体保持上述布局。2024年上半年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部分大市值和高股息特征的标的相对抗跌,甚至逆势上涨。其他多数个股的回调幅度比大盘更加显著。市场演绎的核心逻辑是,高度重视当下的高股息特征和大市值特征,而对其他特征却相对定价不足。很多前景较好,或者我们认为已经比较低估的标的也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回撤。我们过去几期季报持续指出,经过过去3年的回调,一些曾经估值较贵的所谓“核心资产”已经释放了较大的估值压力,甚至已有较多高ROE的标的进入了PE20倍以内的区间。这种较极端的保守风格在A股历史上并不常见。但也有过先例,比如2013、2018年。值得重视的是,历史上类似市场表现之后,反而出现了偏高ROE风格,或偏成长风格的投资机会。所以在投资中,过去的市场趋势并不一定决定未来,甚至过强的趋势反而容易产生错误定价。优质企业的投资方案在实施中需要有逆向布局能力。市场整体低迷的时候反而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机。2024年三季度末,市场出现了重要转折。市场总体显著上行,并且优质企业风格的标的上涨相对更加显著。这一变化符合我们此前提到的投资规律。高ROE、高现金流等优质企业的特征也是有价值的特征,应该获得充分定价。市场一直在动态平衡之中,定价的核心因素会不断轮换。这次不过是规律的又一次再现。当前的市场拐点,在基本面方面与市场预计后续会出现较为积极的宏观政策有关。同时市场预计,积极的宏观政策会带动经济增速上行,并改善多数行业的盈利能力。我们认同这种判断。经济具有周期性,增速会向下波动,也会向上波动。股市通常会领先反应。所以我们要敢于在向下波动的过程中,看到向上波动的可能。并且基于向上波动的假设,提前修正资产定价。当前我们继续看好大众消费。大众消费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社会正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让大多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消费种类更容易受益。2023年至今,宏观政策多次强调了大众消费的重要性。去年二季度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我们预计在后续的宏观政策中,支持大众消费的政策都不会缺席。这些都使得大众消费这条投资主线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我们继续看好港股的高股息标的。相当长时间以来,港股相对A股具有比较明显的估值优势。港股的高ROE公司,很多同时还具有高股息的特征。这种机会不常出现。上半年当我们判断港股总体走稳之后,即在本产品中增加了对此类标的的配置。当前仍然看好。此外,我们也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投资机会。这个领域虽然以成长为主要特征,但也有一批公司,具有较高的经营壁垒和较高的ROE。我们对这样的个股也进行了重点配置。在四月的政治局会议中,除了继续强调新质生产力和扩大消费相关的事项,还指出支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销售下滑相对明显,预计在政策支持下后续会有所改善。这可能进一步改善宏观预期和环境,为市场的整体平稳创造条件。在个股标的选择上,我们将重点挖掘上市公司中的高质量发展案例。争取使配置方向与时代的变化同步。所以我们的前十大持仓每年都会有相对明显的动态变化。同时我们争取把个股研究的宽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找到尽可能丰富的投资标的。本产品持有的个股数量相对较多,持仓也相比比较分散。这不仅是为了争取高的回报率,更是为了控制持仓的相关性,增加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力求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站在中长期的维度上,我们相信2024年正孕育着丰富的投资机会。中国资本市场仍将为投资者创造资产增值的机会。我们将继续平衡把握机会和风险,保持不骄不躁,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