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难现趋势性大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在通胀与升值的背景下,股市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2010年股市震荡了一年,2011年,股市大概率会有什么表现?
成胜:我个人倾向于判断今年市场整体不会有趋势性的大行情,判断的理由有长期和中期两方面。
长期来看,传统的以美国消费为终端的全球经济格局已经被经济危机所改变,同时受制于资源禀赋和人口结构,中国将进入一个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期,内需将主导经济的发展,未来五到十年市场的主线,也将由之前的重工业化,向消费、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切换。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新兴产业不像基建,投资下去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需要技术的积累、应用的开拓。因此,转型需要时间,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最近几年强势上涨的概率不大,很有可能延续去年区间震荡的走势,在此期间,一定会有强势的行业和伟大的企业产生,股市也会重演当年茅台、苏宁的故事。如果中国经济顺利转型,股市会再创新高,
创业板也会有公司的市值达到甚至超过主板的重点公司。
中期来看,由于目前还处于经济转型的初期,经济的自生性增长还不是很强,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在此期间,股市受到政策的影响会比较直接和剧烈。为了平抑通胀预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收紧,本次通胀既有一些偶发性因素,也不排除在生产要素等方面有一些系统性上升的可能。这会增加调控的难度和持续性,并比较大地影响到经济和流动性,再进一步传导到股市,造成市场的震荡。
传统行业存在阶段性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永远是不确定的,目前来看,相对确定的机会是什么?市场中存在大量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票,这些股票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有4-5%的分红率,它们是否已具备投资价值?传统行业还有没有投资价值?金融、地产股未来是否有投资机会?
巩怀志:2011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和经济转型仍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同时影响到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盘蓝筹占较大比重的周期股即使出现阶段性行情,也不会有很大空间。
新经济领域会继续受到追捧,不断获得估值溢价。
但事情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在治理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平衡。如果在未来某个时候通胀出现明显回落,而经济在严厉的紧缩措施下出现了下滑的苗头,治理通胀的紧迫性就会降低,保增长将逐步上升到更突出的位置,成为主要矛盾。这时政策会出现放松,低市盈率的顺周期股票可能会迎来一轮较大的估值修复行情,而消费等稳定成长的行业相对表现会差一些。
成胜:在偏紧的政策环境下,金融地产短期还是难有大的作为,更多的是阶段性行情。随着利空政策逐步出清,可能会在某个时点,有一次比较强的表现。房地产行业相对其他周期股较为低估,可能会有相对强的阶段性收益,但从政策导向来看,历史上房价上涨驱动的盈利提升模式很难继续下去,未来将依靠量的提升,估值很难回到历史水平。金融行业盘子太大,且面临利率市场化等风险,表现上可能是相对抗跌,但短期难有大的上涨空间。
庄涛: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分红率4-5%,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确实是评判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据我观察,这并不是中国A股市场定价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蓝筹股的估值确实在比较低的位置上,配置这些股票也许有相对回报,但我认为这也许不是“上策”。
传统行业在行业轮动中是有机会的,今年如果房地产价格走势平稳,没有进一步严厉的宏观调控,这些股票的价格会上一个台阶。但能不能找到一些把握更大的股票呢?我认为,今年投资的“上策”可能还要在新兴产业里,在国家鼓励的行业里面,找到那些依然被低估的股票。